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

朱绂恩虽重,沧州趣每怀。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

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翻译

自从你治理京都地区以来,我也曾经过长江淮河一带。
相隔万里,书信中断,多年不见,如同云雨不合。
回到家中休息的日子,才得以享受到愉悦的心情。
虽然身着红袍恩宠深重,但我内心更向往宁静的水乡生活。
新建的舞榭依傍着低矮的树木,古老的书斋面对着青山。
如何引发秋天的情感?夜晚台阶上的秋虫声声入耳。

注释

君:您。
畿甸:京都地区。
予:我。
经:经过。
书信:通信。
乖:不合。
浣:洗涤。
谐:和谐。
朱绂:红色官服。
沧州趣:水乡情趣。
舞阁:舞榭。
书斋:书房。
秋兴:秋天的情感。
阴虫:秋虫。
夜阶:夜晚台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归乡后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这两句表明诗人和被赠诗的张明府都有过离别,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或生活。"畿甸"指的是京城周围的封禁区域,江淮则是长江与淮河一带,通常象征着南方。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之间书信往来中断,以及时间流逝、天气变化所带来的隔阂感。"万里"形容距离之远,"云雨乖"则是指自然界的变幻,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有情感上的隔离。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一个安静的日子里,他终于能够享受到内心的和谐与满足。这里的"浣"字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意味着在平静无忧的日子里。

"朱绂恩虽重,沧州趣每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明府深厚的情谊,即使在远离的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他也常常想起这份情谊。"朱绂"是用来比喻恩情之重,"趣"字则意味着经常地怀念。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这里描写了诗人归乡后的生活场景。"舞阁"可能是指家中的某个建筑或平台,而"书斋"则是诗人的书房。这些都是诗人归乡后安逸的生活所在。

"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思念之情的起伏,以及自然界中昆虫鸣叫声给他带来的感触。"何以"是疑问词,用来反映诗人的内心情绪,而"阴虫"则通常指的是秋天常见的蟋蟀等昆虫,它们在夜晚发出的鸣叫声,增添了秋夜的寂静与悲凉。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齿坐呈山南诸隐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荆门上张丞相

共理分荆国,招贤愧不材。

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

觏止欣眉睫,沈沦拔草莱。

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

始慰蝉鸣柳,俄看雪间梅。

四时年籥尽,千里客程催。

日下瞻归翼,沙边厌曝鳃。

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