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权公方丈

金渊多宝地,此地殊幽深。

一锡得安稳,岂必栖山林。

临池照佛面,见竹空人心。

江枫千百年,时作海潮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这里是一个充满宝藏的深渊般的地方,特别幽静深远。
只要有一片锡(象征着禅修或信仰的依托),就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不一定非要在山林中隐居。
面对池塘,映照出佛的面容,看到竹子能净化心灵。
江边的枫树历经千年,不时发出如同海潮的声音。

注释

金渊:比喻深邃而富饶的地方。
殊:特别。
锡:这里指禅杖或象征信仰的物品。
安稳:内心平静。
栖山林:隐居山林。
临池:面对池塘。
照佛面:映照出佛的形象。
空人心:使人心灵清净。
江枫:江边的枫树。
海潮音:形容声音宏大,如海潮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充满了宝贵的地理资源,这里的环境宁静而安稳,不必非要栖息于山林之中。诗人通过池水映照佛像,以及竹间空隙显现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意境。最后,通过对江枫古树和海潮声响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力量。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深长,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与禅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村中语

吴侬曾在山村住,听得村中老人语。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虽可喜,农夫车水方劳苦。

汗流如浆面如铁,但要田乾那畏暑。

黑云一片来何忙,心怕雨作身愿凉。

安得长风为吹散,乍可赤体当秋阳。

东桥西桥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中熟下熟亦足饱,尽胜淮头争捕蝗。

形式: 古风

步出上东门

步出上东门,肺肺东门柳。

彼美窈窕娘,惜为荡子妇。

中堂裁衣裳,刀尺常在手。

之子未归家,何以奉箕帚。

为君长相思,踯躅岁云久。

思君头易白,惜无百年寿。

谁能学仙人,辟谷但饮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饮少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

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

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

渊明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和子野(其二)

此日始生日,避喧作溪行。

出门阻风雪,仆瘁马亦惊。

归卧春一窗,隔窗听雪声。

拥衾守药鼎,客至慵出迎。

颜色日已老,何由得青精。

未能歌雪儿,聊复呼曲生。

梦中游西园,一壶梅下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