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丙午八月叔问营樵风别墅成,与沤尹造访,徘徊庭间,新月晚烟,光景可念。今年丛桂再华,昌绶方感秋卧病,沤尹独游吴中,因话鄙生,海滨索居无憀状,各赋佳什见寄。会有都门之行,不获面别,辄依韵奉和,为异日相思之资。凭楮依黯,不可为怀

掩冉芳时,侵寻去日,病慵无力。

梦恋乡程,湖波酽秋碧。

鸥眠未稳,还又逐、天涯征客。萧瑟。

愁赋庾郎,共吟湘累息。鸣镳绮陌。

唤酒铜街,惊烽黯尘藉。觚棱侧望旧国。雁绳北。

便欲泛槎星汉,略记昔游重历。

更翠微无恙,凝盼隔城山色。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时节,月夜下的庭院景色,以及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芳时”、“去日”、“湖波”、“鸥眠”、“鸣镳”、“绮陌”、“铜街”、“觚棱”、“旧国”、“雁绳”、“泛槎星汉”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词的上片以“掩冉芳时,侵寻去日,病慵无力”开篇,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病态状态,暗示了一种时光易逝、身心疲惫的感慨。接着,“梦恋乡程,湖波酽秋碧”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几句“鸥眠未稳,还又逐、天涯征客。萧瑟。愁赋庾郎,共吟湘累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愁绪与历史人物的哀叹相融合,增加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

下片转而描述了现实中的场景:“鸣镳绮陌。唤酒铜街,惊烽黯尘藉”。这里通过“鸣镳”、“绮陌”、“铜街”等意象,描绘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与上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疏离。紧接着,“觚棱侧望旧国。雁绳北”则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怀念,通过“雁绳北”这一意象,将季节的变换与个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效果。

最后,“便欲泛槎星汉,略记昔游重历。更翠微无恙,凝盼隔城山色”几句,表达了词人渴望超越现实,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期待,体现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红衣

倦老江关,单栖海国,镜丝催白。

此去悤悤,相思暮云碧。

吴天坠梦,期载酒、重寻佳约。坊陌。

珍重宾鸿,讯疏狂踪迹。沧波苑侧。

瘦竹凉花,风帘卷秋色。镫屏纸阁有客。冷吟寂。

明发故人天际,目断小楼西北。

问旧盟谁省,除是閒鸥曾识。

形式:

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

银篆双钩,铜华十湅,秋眸凝注澄鲜。

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

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展冰奁。

翠沁苔斑,粉拭香绵。

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

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

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倚吟边。

自拨张炉,细写谈笺。

形式:

天香.和艺风先生马湘兰熏炉拓本

蕤枕传香,莲灯锁梦,温黁消瘦如许。

金鉔浓熏,双烟一气,荡软绮怀无据。

小怜凫藻,似曾伴、题裙俊侣。

谁与春犀管领,夜阑悄闻柔语。南都坠欢记取。

有妆楼、故物能谱。熨透星星,散入相思血缕。

捣麝飞尘未灭,祗流落、人间换宵炷。

惆怅余芬,重衾隔雨。

形式:

蝶恋花.春阴连雨,薄寒犹殢,悄焉疚怀,拟冯正中

未敛余寒春已暮。过却清明,还又风兼雨。

莺燕噤声鸠乱语。湿云不断如堆絮。

莫问金堤杨柳树。细叶犹悭,那许攀条住。

往岁花期重记取。今来寒暖无凭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