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宅送宁谏议

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

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

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

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翻译

宋公当初建这宅院,庾氏后来又修缮。
人才辈出如芝草三秀,府邸雄踞楚地四野宽。
汉朝臣子手持红竹节来访,荆州刺史动乐金铙迎欢。
宜城美酒尊中满溢,曲沃之地笙歌用瓠瓜裁剪。
秋日荷花承露节节变换,傍晚柳枝随风梢头鸣啭。
阳台一场雨散落人间,我愿如越鸟归巢心相连。

注释

宋公:指宅院的初建者,一位姓宋的高官。
爰创宅:开始建造宅院。
庾氏:指后来对宅院进行修缮的庾姓人家。
诛茅:清除茅草,指修建房屋。
间出:间或出现,比喻稀有。
人三秀:比喻人才杰出,如同灵芝三年开花一次,非常珍贵。
平临:居高临下地俯视。
楚四郊:楚地的四周郊区,泛指广阔的地域。
汉臣:指来自朝廷的官员。
绛节:红色的竹节,古代使者持以作为信物。
荆牧:荆州的地方长官。
金铙:古代的一种金属打击乐器,这里指宴会上的音乐。
尊溢:酒杯满溢,形容酒多。
宜城酒:宜城产的美酒,宜城以产酒闻名。
笙裁:用笙演奏,裁即演奏之意。
曲沃匏:曲沃地区制作的葫芦笙,匏即葫芦。
露荷:被露水沾湿的荷花。
秋变节:随着秋季到来而变化形态。
风柳:在风中摇曳的柳树。
夕鸣梢:傍晚时分,风吹柳梢发出的声音。
阳台雨:源自典故,比喻男女情爱或短暂的美好时光。
越鸟:南方的鸟,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宋公住宅赴任时的场景和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人事变迁和个人的情感变化。

"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一句,展示了宅邸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壮丽景色。"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朝代更迭的气氛。

"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可能的宴席欢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则描绘出一种秋天萧瑟的景象和情感的淡漠。

最后两句"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则是对即将离别的一种预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以及个人的情感起伏的一种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

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

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

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

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

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和库部李员外秋夜寓直之作

相庭贻庆远,才子拜郎初。

起草徯仙阁,焚香卧直庐。

更深河欲断,节劲柳偏疏。

气耿凌云笔,心摇待漏车。

叨荣厕俦侣,省己恧空虚。

徒裴阳春和,难参丽曲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