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鹫鸟所居的山岭高峻而幽深,龙王宫殿所在的山谷寂静又空旷。
楼宇能眺望到沧海日出的壮丽,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的汹涌。
月中仿佛有桂花飘落,天上的香气在云外飘扬。
攀爬藤萝去登高塔路程遥远,挖空树木只为引取那远处的清泉。
秋霜虽薄,却让花朵更加绽放;冰冻轻微,树叶尚未凋零。
自幼就向往这奇异的山水,寻访美景以洗涤心中的烦恼尘嚣。
等到踏上天台山之路时,看我如何度过那石桥。

注释

鹫岭:比喻高山,因鹫鸟常栖于此。
郁岧峣:形容山势高峻而幽深。
龙宫:这里指寺庙或幻想中的神仙居所,寓意幽静深远。
楼观:高楼或高处的建筑,此处指寺观。
沧海日:海上日出的景象。
门对:寺门正对着。
浙江潮:即钱塘江潮,以其壮观著称。
桂子:传说中月宫桂花的落花。
天香:天上飘来的香气,形容桂花香气非凡。
扪萝:手抚藤萝,意指攀爬。
登塔:爬上高塔。
刳木:挖空树木。
取泉:引取泉水。
霜薄:秋霜不厚。
花更发:花儿开得更盛。
冰轻:轻微的冰冻。
叶未凋:叶子没有凋谢。
夙龄:早年,幼年时期。
遐异:远方奇异的事物。
搜对:寻访美景。
涤烦嚣:清除烦恼和尘世的喧嚣。
待入:等到进入。
天台路:通往天台山的道路,天台山为著名佛教圣地。
看余:看我。
度石桥:过石桥,象征着通过修行的难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静谧的山寺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展现了灵隐寺的自然美和建筑特色。开篇“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两句,以生动的描写勾勒出山势雄伟、寺院幽深的意境,"鹫岭"指的是杭州西湖边上的飞来峰,而"龙宫"则是对佛寺的一种美称,这里暗示了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其神秘庄严的气氛。

接着,“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远处的太阳与近在咫尺的江潮进行对照,这不仅展示了灵隐寺的地理优势,也映射出诗人心中对于自然美景与宗教宁静氛围的向往。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两句,则是对夜晚时分景象的描绘。桂花在明月之下散发着清甜的香气,这种意境不仅美化了自然界,同时也增加了一份超凡脱俗的韵味。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两句,通过描绘诗人在寺中攀爬高塔、探寻幽深泉源的情景,表达了对灵隐寺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则是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这种不畏严寒、依旧盛放的花朵,以及即便受到了冷冽,也未完全凋零的树叶,都在展示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与坚韧。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早晨时分灵隐寺中独特景象的感受,以及他寻找和消解心中烦恼的愿望。

最后,“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进一步探索天台山(即天台宗的发源地,代表着佛教禅宗的一种精神追求)以及观赏灵隐寺内的古老石桥的期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建筑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

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

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

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

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

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和库部李员外秋夜寓直之作

相庭贻庆远,才子拜郎初。

起草徯仙阁,焚香卧直庐。

更深河欲断,节劲柳偏疏。

气耿凌云笔,心摇待漏车。

叨荣厕俦侣,省己恧空虚。

徒裴阳春和,难参丽曲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

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

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

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

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