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丈高的红色蔷薇围绕着碧绿的竹子,罗窗下的人不知外面街上的尘嚣。
在峡谷中寻找,常常遇到雨水,月光下仿佛还有人影。
徒然用错刀刻字以挽留远方的客人,却因书信磨损了珍贵的信笺。
遥想那小阁楼里夕阳斜照,真羡慕乌龙(一种鸟)能躺在华丽的垫褥上。

注释

一丈红蔷:形容高大的红色蔷薇。
翠筠:翠绿的竹子。
罗窗:精致的窗户。
绕街尘:街头的尘土。
峡中:山谷中。
长逢雨:经常遇到雨。
月里:月光下。
依稀:模糊不清。
错刀:古代刻字技术,指镌刻错落有致的文字。
远客:远方的客人。
文鳞:珍贵的信笺。
小阁:小楼阁。
斜照:夕阳斜照。
乌龙:传说中的神龙或鸟名。
锦茵:华丽的垫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每个字、每一句都透露出浓郁的情思。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红色的花朵像是一道屏障,将外界的喧嚣与尘世隔绝,只留下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这两句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峡谷中的细雨和夜晚的朦胧月光都似乎隐含着某种难以捉摸的情愫。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将笔墨与刀剑相比较,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和文字交流的艰辛。

最后两句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把写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美好境界的情怀,小阁斜阳的温暖和乌龙卧于锦茵间的宁静,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在爱恨交织中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李上谟壁

旧著思玄赋,新编杂拟诗。

江庭犹近别,山舍得幽期。

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

饱闻南烛酒,仍及拨醅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郑大有隐居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

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堰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

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