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里门留别

年年高卧拟柴桑,何事骊歌动别觞。

鸡肋浮名劳去就,鹿冠微愿惜行藏。

征鞯渐欲登山路,回首何能忘草堂。

作客更从今日始,二陵秋色正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孙蔚的《初发里门留别》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旅途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年年高卧拟柴桑”暗示了诗人过去在家乡过着闲适的生活,暗指向往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然而,“何事骊歌动别觞”则揭示了离别的现实,骊歌响起,意味着离别酒宴的开始。

“鸡肋浮名劳去就”表达了对追求功名的厌倦和无奈,认为这些虚名如同鸡肋,得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鹿冠微愿惜行藏”中的“鹿冠”象征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希望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征鞯渐欲登山路”描绘出诗人即将启程的画面,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但“回首何能忘草堂”又流露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难以割舍那份熟悉的草堂记忆。

最后两句“作客更从今日始,二陵秋色正苍茫”点明了新的旅程正式开始,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苍茫,寓言了诗人未来路途的未知与迷茫,也寄寓了对未来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既想逃离尘世纷扰又难舍故土之情。

收录诗词(12)

王孙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赠卢司李

蓟门相对故人情,同拜新纶事远征。

明月一轮巴子国,秋风匹马鄂王城。

羞言桑孔多心计,旧识于张有盛名。

他日江天遥忆处,黄矶白渚楚云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

行人去去复青山,策马西风了未闲。

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

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江行杂感(其一)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

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

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行杂感(其二)

芙蓉山色有无间,烟棹芦花千里还。

远涧寒声移晚树,晴江落照上秋山。

逢人尽说风尘苦,出世方知云水闲。

昨夜终南来梦里,宛然三径扣松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