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居怀道符

孟春属佳辰,驾言从郡丞。

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

方舟绝横汉,适彼樊侯城。

缅怀昔封君,能使晚周兴。

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凭。

盘飧倦举箸,幅幅气拂膺。

古寺蔽榛甓,破舍馀残僧。

人言魏徵君,于焉常曲肱。

窭居三十年,蔚然以诗鸣。

人忧不改乐,信哉贤者能。

常闻有四友,作堂在郊坰。

我虽樗栎材,臭味亦其朋。

会当从飞盖,清夜一来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春时节,乘船前往郡丞所在地,途中经过横汉河并抵达樊城。诗人怀念昔日的封君,能够使晚周王朝得以复兴,并感叹千年后风物长久。诗中描述了故城的荒废和古寺的破败,以及人们对于魏徵君的赞誉。

诗人提到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也愿意加入贤者的圈子,希望能在清凉的夜晚前往友人的聚会地点。一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以古画观音易眉子石砚歌

畴昔翰林苏谪仙,溪藤写赠眉石篇。

欲寻此砚副此什,婺源烟水空茫然。

君家宝砚多奇石,一一玄圭与苍璧。

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

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

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證西来因。

我持君砚复何为,嵩山之阳颍水湄。

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

万事推迁皆传舍,世间孰是常存者,画砚伊余聊税驾。

形式: 古风

元祐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至宋

发轫嵩麓背烟岩,解维水程仍二三。

杞邦想见旧风烈,许邑自知诚子男。

天地忧怀真过计,文献不足良可惭。

放舟适未觏君子,白头终期老江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元祐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至宋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溯。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形式: 古风

凤凰台

舜韶奏九成,凤凰故来仪。

汉彻方秦政,何乃误至斯。

尔非鸡与鹜,出处当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