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和郑顾道烛下海棠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天漫长,花朵沉睡初醒,特意在花前点亮灯火。
想让她安心享受,却不敢随意脱下她的轻纱衣裳,她的脸颊如玉,面带红晕,黛眉如翠色常青。
我爱怜那林中的杏花盛开,却无奈桃花倚靠修长的竹子,娇艳动人。
哪比得过锦帐中映照出美人笑颜,那一笑如春风满溢,春意盎然。
我独自疑惑,为何杜甫没有写下这样的诗篇,或许是他的诗作缺少了这份风流与芬芳的气息。

注释

日长:白天漫长。
花困:花朵沉睡。
罗裳:轻薄的丝质衣服。
玉颊:洁白如玉的脸颊。
杏火:比喻杏花盛开的红色。
桃腮:桃花般的脸颊。
修竹:高直的竹子。
锦帐:华丽的床帐。
工部:指唐代诗人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
风流:指文采风度,这里指美好的情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赏景图。诗人细致地观察着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这两句描写春天阳光明媚,花朵正值盛开之际,而诗人却特意在花前点燃了灯烛,以此来比喻和强调那份对美的珍视与保持。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这里诗人通过对衣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含蓄之意,同时也突出了女性的妩媚和春天的生机。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杏花与桃花是春天常见的花卉,它们在树林中竞相开放,诗人对此情有独钟,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借由树木来陪伴它们。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这两句描写了美好女子在华丽的帷幕中映照出的景象,通过一笑间传递出满怀的春日情怀。

最后,"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诗人自诩其才华未被发现,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期待被认可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爱情及文学创作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氏幼妇以花献几筵妇高甥也

前徐爱孝世相传,日荐珍尝不计年。

便合一生成妇顺,旅酬今始见初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悯旱

天心爱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闻。

为嫌流水入城郭,指撝山泽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来空中无定性。

平时风伯谗口多,忍看云师自奔横。

愿得天公张网罗,要令灭迹须严科。

雷公传声泽灵死,呜呼奈尔风伯何。

形式: 古风

挽焦适道寺丞(其二)

亹亹谈多绪,谆谆意恐伤。

行孤违众好,诚尽是君长。

生死人间异,经营地上忙。

静中如有趣,遗誉自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眼

寄身虽闲念未除,敌念赖有前贤书。

如何昏花接旬月,古史散落经耘锄。

我知禀赋分量浅,费出稍泰寻空虚。

衣服饮食悉若此,耳目形体应相如。

此如用多随困阙,不似缓节安虚徐。

解衾卧稳省开目,细琐悉悉分虫鱼。

异时意气尚掀举,欲取功烈规名誉。

从天且乞一双眼,此外不敢求赢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