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

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

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秀美的景色横跨千里,归来的云彩堆积了多少层。
想要依靠仙女居住的山峦,初次展开的是少女峰的画卷。
车马的影子伴随着我,衣香轻轻拂过卧龙般的山脊。
只应该在函谷关上,真气每日都在缓缓溶化。

注释

秀色:美丽的景色。
横:横跨。
千里:极远的距离。
归云:飘回的云彩。
积:堆积。
毛女岫:仙女居住的山峦(传说中的仙女山)。
卷:展开。
少姨峰:少女峰(可能指代秀美的山峰)。
盖影:车马的影子。
征马:远行的马匹。
衣香:衣裳的香气。
拂:轻轻擦过。
卧龙:形容蜿蜒起伏的山脊。
秪应:只应当。
函谷上:函谷关上(古代关隘,此处象征高处或重要之地)。
真气:仙气或灵气。
溶溶:缓缓流动,溶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归云比作横亘千里的秀色,将山峰比作积累如重叠的巨浪,显得壮观而又遥远。

“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两句中,诗人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美女与仙境,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毛女岫”和“少姨峰”都是理想化的山名,象征着高洁而难以企及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则描绘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景。征马行走在广阔的自然之中,其影子似乎也跟随着云去远方;而“衣香”则可能是指友人的衣物留下的清香,或是自然界中特有的清新气息,这些都被比作拂过了那安卧的大地(卧龙)。

最后,“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诗人通过对山谷和大气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里的“秪应”是一种顺从自然的态度,而“函谷”则是指华山之巅,这里用来比喻心灵的所在;“真气”指的是大自然中最纯净的气息,日复一日地溶入诗人的内心,让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之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

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

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赋得馀冰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赋得浦口望斜月送皇甫判官

起见西楼月,依依向浦斜。

动摇生浅浪,明灭照寒沙。

水渚犹疑雪,梅林不辨花。

送君无可赠,持此代瑶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兴中寻白雪,梦里过沧溟。

夜月松江戍,秋风竹坞亭。

不知行远近,芳草日青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