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早晨薄冰、清泉和春日光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寄寓了坚守不渝的品格。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捕捉读者视觉,早晨的阳光照在薄冰之上,而春天的池水清澈如同一面明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冰的脆弱和水的清冽。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清白无暇品质的赞美。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这里的“雪”与“冰”相比,更显出其脆弱,而“因风片不成”则是说冰被春风一吹,便无法保持完整,这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象征着坚守清白难以长久。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也依然可以找到保持坚定品格的方式。舟楫(船桨)往前行驶,即使在动荡不定的境况下,也能帮助人们坚守正道。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坚持清白和坚定品格的深切情感和高洁追求。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起见西楼月,依依向浦斜。
动摇生浅浪,明灭照寒沙。
水渚犹疑雪,梅林不辨花。
送君无可赠,持此代瑶华。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兴中寻白雪,梦里过沧溟。
夜月松江戍,秋风竹坞亭。
不知行远近,芳草日青青。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
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骎骎。
性拙偶从宦,心闲多掩扉。
虽看北堂草,不忘旧山薇。
花月霁来好,云泉堪梦归。
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