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腰悬龙泉剑,背负寒玉琴。
阅世几秋雨,随身一纸衾。
苍髯怒更直,碧眼笑仍深。
今过青城去,人间何处寻。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赠侯先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其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深情和对世事的无奈。
"腰悬龙泉剑,背负寒玉琴。"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的形象,他腰间佩带着宝剑,象征着正义和勇气;背上背负着一把玉制的琴,代表着文雅与艺术。这两样物品在古代常常象征着士人的身份和修养。
"阅世几秋雨,随身一纸衾。"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观感和个人生活的无奈。"阅世几秋雨"意味着诗人已经见证了许多年的风霜雨雪,经历了不少的人世沧桑;"随身一纸衾"则显示了他简单甚至清贫的生活状态,只有薄薄的一床被子跟随其左右。
"苍髯怒更直,碧眼笑仍深。" 这两句描写的是朋友侯先生的形象和气质。"苍髯怒更直"中的“怒”字可能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品格;"碧眼笑仍深"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态度。
"今过青城去,人间何处寻。" 最后两句是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所说。诗人提到自己将要离开青城,询问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人世间,又能在哪里找到这样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朋友呢?
整首诗通过对物品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无常时的感慨。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眉峰肩井额陂陀,此相曾经鬼眼过。
知有命存聊尔耳,谓无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满三停属甚科。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半斤雷火烧红杏,一滴露珠凝碧荷。
锦帐中间藏玉狗,宝瓶里面养金鹅。
铅花朵朵开青蕊,汞叶枝枝发绛柯。
莫问婴儿并姹女,等闲寻取旧黄婆。
金公姹女到黄家,活捉苍龟与赤蛇。
偃月炉中烹玉蕊,朱砂鼎里结金花。
奔归气海名朱骥,飞入泥丸是白鸦。
昨夜火龙争战后,雪中微见月钩斜。
早岁江湖走一遭,归来姓字籍祠曹。
未还风月烟霞债,又主香灯粥饭劳。
捲雪楼前更袯襫,驻云堂内饮蒲萄。
新凉要过庐山去,拟欲从君借小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