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悠悠远行者,羁独当时思。
道与日月长,人无茅舍期。
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
纵远当白发,岁月悲今时。
何况异形容,安须与尔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季川的作品,名为《古远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悠悠远行者,羁独当时思。”开篇两句,便设定了诗人的情境——远行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怀念着当下的孤独思想。这里,“悠悠”描绘了一种长久且深沉的情感,而“羁独”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孤独与束缚。
“道与日月长,人无茅舍期。”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不变的规律(道路和日月)与人类短暂而有限的生命(没有永恒的居所),表达了对时间无常的感慨。这里,“茅舍”指的是古代游牧民族临时搭建的简易住所,象征着人生如行旅。
“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离别之痛的普遍性。无论是谁,只要踏上远行,都会有离愁别绪,难以割舍。
“纵远当白发,岁月悲今时。”诗人虽然知道即使远行也终将一事无成,最终归于尘土,但仍旧为现世的快乐与悲伤所困扰。这里,“纵远”表达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情怀,而“白发”则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
最后两句“岁月悲今时。何况异形容,安须与尔悲。”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岁月带来的悲哀,当看到他人的面容变化(异形容),更增添了对现实的哀伤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远行者离别之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人间别离的深刻感悟。
不详
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
众峰带云雨,清气入我庐。
飒飒凉飙来,临窥惬所图。
绿萝长新蔓,袅袅垂坐隅。
流水复檐下,丹砂发清渠。
养葛为我衣,种芋为我蔬。
谁是畹与畦,瀰漫连野芜。
灌田东山下,取乐在尔休。
清兴相引行,日日三四周。
白鸥与我心,不厌此中游。
穷览颇有适,不极趣无幽。
憀然歌采薇,曲尽心悠悠。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
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
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
远风吹萝蔓,野客熙清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