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六)

年年楚尾望吴头,四序平分总是秋。

赤羽黄尘犹未尽,青阳白发不须愁。

漏穿地脉馀群鼠,砥柱天吴仗一鸥。

接户军迟多老衲,凭将若个问添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之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

首句“年年楚尾望吴头”,描绘了诗人年复一年地遥望江南大地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向往。接着,“四序平分总是秋”一句,以四季更迭皆为秋日之景,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赤羽黄尘犹未尽,青阳白发不须愁”两句,通过“赤羽黄尘”象征战争与纷争,而“青阳白发”则代表生命的衰败与老去。这两句既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老去的无奈与释然。

“漏穿地脉馀群鼠,砥柱天吴仗一鸥”中,“漏穿地脉”比喻岁月的流逝,而“群鼠”则象征着社会底层的百姓。诗人以“砥柱天吴”比喻自己在乱世中的坚守与担当,而“一鸥”则是孤独与自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决心。

最后,“接户军迟多老衲,凭将若个问添州?”两句,通过“接户军”与“老衲”的对比,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对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深思。其中,“凭将若个问添州?”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保持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坚韧意志。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七)

开天牛斗首神功,分布星辰手掌中。

八骏未回西极雪,六龙仍扈大江风。

南条日驾鼋鼍紫,北落星摧鱼鳖红。

数卷残书遗石室,犁眉翁与铁冠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八)

流年老去付逶迤,取次春生仆射陂。

才子朱弦歌绛雪,佳人锦字问琼枝。

一龛灯永鱼声静,三叠琴繁鹤舞移。

莫为牛衣频叹息,与君容易鬓丝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一)

滂沱老泪洒空林,谁和沧浪诉郁森?

总向沉灰论早晚,空于墨穴算晴阴。

皇天那有重开眼,上帝初无悔乱心。

何限朔南新旧鬼,九疑山下哭霜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二)

焦中昏黑豆田斜,犹望殷忧启帝华。

句町路穷难渡马,蜻蛉川断不通槎。

关山月暗三年笛,草木风腥四面笳。

庭际石榴红绽血,可怜犹是日南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