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五)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三性。更假丁公煅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崙峰顶。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其五》。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精妙的比喻,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爱情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这里通过数字的巧用暗示了两位年轻男女,他们或许是命中注定的伴侣。"姹女"和"郎君"都是古代对青春女子与男子的美好称呼。

“自称木液与金精。”木液通常指的是树木中的清澈汁液,而金精则象征着金属之精华。这一对比喻,展示了诗中男女两人的纯洁和珍贵,他们仿佛是自然界中最美好的产物。

“遇土却成三性。”在这里,“土”被赋予了转化的角色,"三性"则可能指的是道教哲学中的三才(天、地、人)之说。诗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自然力的作用下,纯净的元素能融合成更为复杂但和谐的事物。

“更假丁公煅炼,夫妻始结欢情。”"丁公"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着煅炼、锻造的过程,这里暗示了男女之间感情的铸就与磨合。他们通过相互的理解和包容,最终成为了彼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夫妻始结欢情。”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中对爱情美满的期待和肯定,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

“河车不敢暂留停。”"河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里强调的是时间不等人,任何美好的时刻都不应该被错过或延误。

“运入昆崙峰顶。”昆崙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此处用来比喻爱情达到了极致的高峰。诗句表明了这份感情已登上了生命和存在的巅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至高点。

总体来说,这首《西江月·其五》通过对自然元素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爱情与自然交融、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纯粹之爱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二)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

早睹玄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

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十二首(其五)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沈。

随分饥餐渴饮。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十一)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

始合神仙本愿。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

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十二首(其四)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

梦里何曾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

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