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州桥蹋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怀念。诗中“州桥蹋月想山椒”,通过描绘州桥下的月色和远方山上的椒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徘徊于州桥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回首哀湍未觉遥"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哀伤,虽身处远方,但内心的愁绪如同长江大河,滚滚不断。
接下来的两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再次听到过去熟悉的声音,这些声音让他联想到了往昔的点点滴滴。"却看山月话州桥"一句,更深化了对故土的思念,似乎连月亮也能理解并诉说他的故事,而这故事正发生在州桥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乡愁与怀旧之情,是王安石对故土深切情感的一次抒发。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附巘凭崖岂易跻,无心应合与云齐。
横身势欲填沧海,肯为行人惜马蹄。
扶衰南陌望长楸,灯火如星满地流。
但怪传呼杀风景,岂知禅客夜相投。
城郭山林路半分,君家尘土我家云。
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
白云山顶病禅师,昔日公卿各赠诗。
行尽四方年八十,却归荒寺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