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山顶病禅师,昔日公卿各赠诗。
行尽四方年八十,却归荒寺有谁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戏赠育王虚白长老》。诗中描述了一个禅师在白云山顶患病的情景,以及昔日朋友间相互赠送诗篇的情谊。随着岁月流转,八十岁的禅师行遍四方后,又回到了偏僻的寺庙,但已无人知晓他的去向和心境。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白云山顶病禅师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对于朋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于生命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深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诗中“昔日公卿各赠诗”一句,表达了禅师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往日的交流。"行尽四方年八十"则描绘出一个老者历经沧桑、遍走天涯的生活轨迹。最后“却归荒寺有谁知”一句,则揭示了禅师归隐后的孤独和无人知晓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命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竹柏相望数十楹,藕花多处复开亭。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
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
坐中亦有江南客,自断此生休问天。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
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