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无肉

养生有真诠,虚心实其腹。

十年岭海游,一钵随僧粥。

纳息归丹田,息在火亦伏。

黄河朝昆崙,昼夜自回复。

空肠无滓秽,气转声漉漉。

腥膻减吾寿,厚味有腊毒。

颜回称好学,陋巷一瓢足。

何侯日万钱,但取身后辱。

齑盐有馀味,何必常食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食无肉》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对比不同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推崇和对物质欲望的反思。

首句“养生有真诠,虚心实其腹”点明了养生之道在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丰富。接着,“十年岭海游,一钵随僧粥”描绘了诗人长期游历在外,与僧人共餐的生活状态,强调了简朴生活的价值。

“纳息归丹田,息在火亦伏”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通过调息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黄河朝昆仑,昼夜自回复”则以自然界的循环不息,比喻人的生命与精神的永恒流转。

“空肠无滓秽,气转声漉漉”描述了纯净饮食对身体的益处,强调了去除杂念与欲望的必要性。“腥膻减吾寿,厚味有腊毒”则直接批判了过度追求美味与奢华的生活方式,认为它们会损害健康与寿命。

最后,“颜回称好学,陋巷一瓢足”引用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赞美他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好学的精神,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活。“何侯日万钱,但取身后辱”则讽刺那些追求财富却最终落得名声败坏的人,强调了精神满足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生活方式的利弊,倡导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注重内心修养与精神满足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居无屋

处世若传舍,吾生聊托宿。

志士守蜗庐,幽人卧空谷。

君看汉梁董,日享万钟禄。

华榱庇千间,子孙无托足。

海南吾欲老,是处堪卜筑。

结庵傍松林,开牖面修竹。

野老日往来,席地有棋局。

俯仰天地宽,莫叹居无屋。

形式: 古风

海南有五色雀土人呼为小凤罕有见者苏子瞻谪居此郡绍圣庚辰冬再见之常作诗记其事公实以是年北归癸酉冬予亦两见之今二年矣乙亥八月二十二日会客陈氏园飞鸣庭下回翔久之众客惊叹创见因赋是诗

海南有珍禽,厥服具五色。

绛者为之长,飞鸣随止息。

佳哉陈氏园,形制存古迹。

我游秀野堂,森木荫华席。

群飞为我来,驯扰如夙昔。

鸱枭既远遁,乌鸢俱辟易。

邦人号小凤,隐见异凡翼。

姬公叹不闻,尼父未之识。

嗟予戆且愚,疾恶不量力。

叱杞诮希烈,流窜至南极。

神物知吾忠,天公怜我直。

吉凶有先兆,告我将返北。

苏公不吾欺,流咏冠今昔。

斯言傥有徵,便可具接淅。

形式: 古风

不出

老氏不出牖,庄生务内游。

猿猱犹习定,难犬放须收。

俛仰超三际,翱翔隘九州。

坐忘师正一,辟谷慕留侯。

客至酒三酌,睡馀茶一瓯。

萧然方丈内,卒岁更何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五月十三日北归雷化道中

谪居了无营,赢得一味间。

杜门十六年,草深没柴关。

猛兽当路号,虺蛇伏榛菅。

今兹果何年,天诛此凶奸。

群妖既荡除,善类稍北迁。

仲子万里来,喜极涕泪潸。

坐定复载笑,喜我颜渥丹。

人生七十稀,况复加九年。

平生学养生,吐纳留真诠。

忘家何足道,绝欲亦偶然。

归欤谢世荣,收功在丹田。

宴坐息息匀,频咽舌底泉。

日用形欲劳,何必驱小蛮。

看我鳏气成,空行蹑飞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