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北归雷化道中

谪居了无营,赢得一味间。

杜门十六年,草深没柴关。

猛兽当路号,虺蛇伏榛菅。

今兹果何年,天诛此凶奸。

群妖既荡除,善类稍北迁。

仲子万里来,喜极涕泪潸。

坐定复载笑,喜我颜渥丹。

人生七十稀,况复加九年。

平生学养生,吐纳留真诠。

忘家何足道,绝欲亦偶然。

归欤谢世荣,收功在丹田。

宴坐息息匀,频咽舌底泉。

日用形欲劳,何必驱小蛮。

看我鳏气成,空行蹑飞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五月十三日北归雷化道中》。诗中描绘了诗人谪居期间的生活状态,以及回归后的喜悦心情。开篇“谪居了无营,赢得一味间”,表达了诗人谪居生活的清闲与内心的宁静。接着“杜门十六年,草深没柴关”描述了长时间闭门不出,草木茂盛,柴门被淹没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之感。

“猛兽当路号,虺蛇伏榛菅”两句,以猛兽和毒蛇象征邪恶势力,暗示诗人身处险境,但“今兹果何年,天诛此凶奸”表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待。接下来“群妖既荡除,善类稍北迁”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正义力量的胜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回归。

“仲子万里来,喜极涕泪潸”写出了诗人在回归途中遇到友人的激动与喜悦,“坐定复载笑,喜我颜渥丹”则描绘了重逢时的欢笑与喜悦,诗人容光焕发。最后“人生七十稀,况复加九年”感叹人生的短暂,而“平生学养生,吐纳留真诠”则体现了诗人对养生之道的追求。“忘家何足道,绝欲亦偶然”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归欤谢世荣,收功在丹田”则预示了诗人回归后将致力于内心修养,追求精神上的成就。“宴坐息息匀,频咽舌底泉”描绘了诗人静坐调息,内心平静如水的画面。“日用形欲劳,何必驱小蛮”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劳作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度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看我鳏气成,空行蹑飞仙”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在精神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和胡德晖松轩诗

炎天群木无葱苍,朝曦夕照绕屋梁。

一榻南窗复东厢,老松效技扶披猖。

微风飕飗弄笙簧,坐变热恼为清凉。

簿书相仍愁肺肠,细声入梦我岂遑。

但觉风日明晴窗,皎如夜月和秋霜。

樛枝鳞皴龙蜃走,翠叶郁律鸾凤翔。

燧明徒誇能照夜,坐想烟雾风中香。

何如轩成独赋云锦章,从兹遂爱夏日长,会看壑耸仍霄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辛未人日同郡僚游陈氏园

海南人日春已浓,柳条远映桃花红。

携觞寻伴逐春色,杖藜纵步游城东。

陈园新筑芳亭小,绿竹猗猗自围绕。

杯行不用管弦催,枝上绵蛮啭春鸟。

旧传人日天多阴,今年人日春光好。

田家但喜藷芋收,我辈惟忧酒樽少。

明朝有兴还复来,剩买鹿蹄拚醉倒。

形式: 古风

乐会雷令数惠笋作诗为谢

朝餐敢叹庖无肉,食罢时时自扪腹。

肯羡何侯日万钱,不学天随尝杞菊。

传闻乐会似淇园,坐想猗猗千亩绿。

邦人富比万户侯,县尹清廉仍不俗。

尺书远致拟兼金,锦绷解缚排寒玉。

为君急食不敢馀,恐被南风吹作竹。

形式: 古风

清湘道士潘静素抱琴南来予方谪居远屏郊外如逃虚中每佳辰良夜风清月明对脩竹俯清池必快作数弄如是几年今将北还旧隐索诗为别屡请而不懈因歌而送之

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

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

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

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

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

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

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

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

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

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

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

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

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