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杂述(其六)

老妻西湖归,自诧晚有福。

怜我尘土中,肝膈失山绿。

谁知一秋梦,长在南溪曲。

虽无里湖荷,似胜理安竹。

八月月又圆,无由与看瀑。

北来独访旧,尚欠僧房宿。

早晚霜叶红,山山皆路熟。

纪游成报章,兼讯东篱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之美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情感。诗中以“老妻西湖归”开篇,暗示了诗人与西湖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自诧晚有福”表达了对妻子能亲历西湖美景的羡慕与赞美。接着,“怜我尘土中,肝膈失山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身处尘世的疲惫与西湖山水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向往。

“谁知一秋梦,长在南溪曲”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切怀念,仿佛在梦中常能回到那条蜿蜒的南溪边,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接下来,“虽无里湖荷,似胜理安竹”两句,通过对比里湖的荷花与理安寺的竹林,进一步强调了西湖的独特魅力,即使没有荷花的艳丽,竹林的清雅也足以让人沉醉。

“八月月又圆,无由与看瀑”则描绘了诗人对西湖八月满月时瀑布美景的向往,表达了未能亲见的遗憾。最后,“北来独访旧,尚欠僧房宿”、“早晚霜叶红,山山皆路熟”、“纪游成报章,兼讯东篱菊”三句,分别表达了诗人计划再次前往西湖的意愿、对沿途风景的期待以及对记录旅行经历的渴望,同时也关心着远方的朋友,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深情回忆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惜。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斋杂述(其七)

出门何所诣,款段西复西。

同年存张侯,孤僻与我齐。

岂无向晨星,落落天各涯。

卅年异出处,独子频分携。

此来隐王城,山河数朋侪。

生世孰可乐,遑为泉下悽?

勇退夙子羡,相看能勿咍。

秋花自烂漫,且醉霜前杯。

形式: 古风

寓斋杂述(其八)

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

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

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

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潘莲巢焦山画轴为袁珏生翰林励准题

江南江北数名山,惟有焦先是昔颜。

画亦幸存留比勘,乾嘉风物在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冒鹤亭农部广生盘山游草

文采绳绳水绘园,江湖断句匹兰荪。

偶来飞控淩盘谷,便欲题诗满蓟门。

道丧风骚愁歇绝,官閒丘壑与温存。

定光塔际凭栏客,卅载重提旧梦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