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

尝闻螾出轩辕丘,其长百寻围十牛。

民惊臣愕争论詶,帝亦谓应土德修。

赐螾傍海连十洲,俾朝食壤暮饮流。

仍命九龙狎其游,视龙有角急起羞。

亟去诉帝龙有忧,帝怜不呵许为谋。

召一龙食系其喉,挥万力士乘其头。

披肉断角塞螾求,螾取而冠万鬼?。

雷号电泣竟莫救,鼋擗鼍踊吊蛟虬。

奋穴出哭劳鳝鳅,八龙怒走乞天仇。

天赐六丁皆剑矛,取螾拔角磔大幽。

下龙载帝问何由,臣攀堕髯不可留。

竟去不知天所尤,龙冤虽复骨不收。

传流下古说易浮,我闻其语疑有由。

以龙易螾理若不,爱不知蔽似有繇。

人皆伤龙为叹啾,我独鄙其与祸投。

尝闻龙德神自周,出飞于天入海休。

弃此不处与螾俦,以养就人理固偷。

果死以此嗟何仇,我来但爱遗角觓。

是非欲竟理莫搜,君学穷物功搳掊。

其说独挽万茧抽,当有实论破众廋,勉矣投以钓海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曾听说蚯蚓出自轩辕丘,身长可达百寻围十头牛。
百姓惊慌臣子愕然,争论不休,认为这是土德的显现。
帝王赐予蚯蚓大海边的土地,让它早晚食土饮水。
还命令九条龙与其嬉戏,见到有角的龙它会害羞地离开。
它急忙跑去告诉帝王,龙有忧虑,帝王怜悯并答应帮忙。
召来一条龙,将蚯蚓系在它喉咙,动员大力士压住它的头部。
剖开肉质,切断角,救出蚯蚓,它被尊为万鬼之首。
雷鸣电闪也未能救它,龟鳖哀悼,鳝鳅悲泣。
八条龙愤怒离去,向天求助,天赐六丁持剑矛斩杀大幽。
下龙载着帝王询问原因,臣子拉扯胡须无法阻止。
最终离去,无人知其罪过,龙的冤屈骨骸未收。
传说流传下来,容易被人遗忘,我听闻此事觉得有因。
用龙换蚯蚓的道理似乎不妥,爱的力量可能遮蔽了真相。
人们都为龙的遭遇哀叹,我却鄙视它选择与祸共存。
听说龙的美德神一般周全,翱翔天空,潜入海洋。
放弃这样的地位与蚯蚓为伍,为了人类利益显得卑劣。
果然因此丧生,让人疑惑仇恨何在,我只爱那遗下的角。
是非难以明辨,你应深入探究万物,提出独到见解。
你的观点能拨开重重迷雾,期待你能给出切实的论断。
努力吧,就像钓鱼者等待海钩的收获。

注释

轩辕丘: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象征着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土德:中国古代五行观念中,土对应帝王的德行。
傍海连十洲:形容地域广大,连接多个岛屿。
鼋擗鼍踊:鼋和鼍(鳖)的动作,表示悲痛和哀悼。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六位神将。
剑矛:武器,象征力量和正义。
大幽:指强大的敌人或神秘的存在。
堕髯:胡须脱落,形容情绪激动或无奈。
偷:形容行为不正当或苟且。

鉴赏

这首诗名为《龙角歌和崔公度伯易》,出自宋代诗人王令之手。从内容上看,诗中讲述了一个关于龙与螾的传说故事,其中龙与螾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奇异事件,最终以龙角成为万鬼冠饰结束。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螾的巨大,以及民众和臣子的惊讶与争论。帝王对此事的解释是这应验了土德之修,这里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神圣观念。

随后,诗中描述了龙角被用作万鬼冠饰这一奇特的情节,并且通过“雷号电泣”、“鼋擗鼍踊吊�ẩu虬”等词汇来渲染一种超自然和恐怖的氛围。同时,八龙的怒走与帝王的提问也增添了故事的紧张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以龙易螾是不合理的,且人们对于龙的伤害是愚蠢的行为。龙角成为遗物,而诗人的态度则是独到的反思。此处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以及对自然之美与神圣性的赞美。

最后一句“勉矣投以钓海钩”表明诗人对于这种奇特事件的解释持一种坚决而探索的态度,通过这首诗,王令不仅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技巧,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的思考。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交难赠杜渐

两鼠共谋渴,相饮期入水。

一鼠下缒缶,一鼠上衔尾。

前鼠以之跌,后鼠以之死。

鼠死何足噫,夫人才可悲。

平地把手笑,乘崖拨足挤。

贼防易为力,壮楗完墙篱。

交防难为人,笑面恶肝脾。

前日信其是,今日悟其非。

安得先知明,有如灼火龟。

然则奈之何,期子同吁戏。

形式: 古风

众鸟

鸦鸦枝上鸣,欲下飞复屡。

忽投群辈先,以我弃肉去。

群鸟起争攫,既失反亲慕。

饿鸱盘且下,欲夺进复惧。

群鹊何轩轩,聚噪如骂怒。

鸠鸽恨不逮,回旋自号呼。

庭雀审细微,知非已能预。

跳梁暮堂下,不舍稗粒顾。

形式: 古风

再寄满子权二首(其二)

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

江东纸白如春云,独君诗华宜相亲。

缀连卷大十牛腹,要尽寄我无寄人。

我将携之东,脚踏海水洗齿唇。

转来清澈饮百斛,荡涤肠肺无纤尘。

尝闻泰山高,高处天为邻。

借如无梯不得上,亦欲大叫呼天神。

铺陈君所诗,噪口雷鼓震。

世多俗耳固莫告,当冀上帝依稀闻。

正声定不感凡类,舞跃百凤千龙麟。

安能学俗儿,一卷不复呻。

天公闻否尚未快,安得纤翼穿秋旻。

形式: 古风

再寄满子权二首(其一)

秋尽啼衰虫,君思云奈何。

我愚得君思合少,君贤劳我心则多。

非独辞源长,泻海为江河。

平生未始有点缺,玉日拂拭金烧磨。

寻常貙与狸,见一足已蹉。

又况一地卧三虎,狗彘虽勇何敢过。

扬州我何思,青山无一螺。

午市不畜宝,米盐财如他。

而吾三夫子,一身各丘轲。

琼林自生寒,结露成冰柯。

文章日组纬,玉机飞金梭。

谁有真珠绳,结作张麟罗。

拔为当世祥,声为太庙歌。

我愿参众民,手足摇婆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