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四)

城西连柂枫桥夜,城东接舳阊门下。

细听来往棹讴声,一一歌呼颂仁化。

尔知德政并龚黄,我慕风流到王谢。

会当临景赋新诗,写得吴中有声画。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在城西枫桥边,船只相连直到阊门下。
仔细聆听来往船夫的歌声,他们一一声声歌颂着仁政教化。
你可知这里的德政如同龚黄一般清明,我向往这里的风流直追王谢家族。
我定会在此处面对美景创作新诗,描绘出吴地动人的画卷。

注释

柂:舵,这里指船只。
枫桥: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以枫树著名。
阊门:苏州古城的重要城门。
棹讴:船夫的歌谣。
仁化:仁政教化,指良好的政治和道德风气。
龚黄:龚遂、黄霸,古代两位以德政闻名的地方官。
王谢:王导、谢安,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会当:定会,表示决心。
临景:面对景色。
赋新诗:创作新的诗歌。
吴中:古称吴地,今江苏南部地区。
有声画:生动如画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苏州城夜晚的繁华景象,诗人通过城西枫桥和城东阊门的舟楫穿梭,传达出城市的活力与和谐。"细听来往棹讴声"一句,生动展现了船夫们在桨声中歌唱,歌颂仁政,体现了地方官员的良好治理。诗人将苏州守的德政与古代贤臣龚黄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清廉有为者的敬仰,并将目光投向了世家大族王谢般的风流雅致。最后,诗人许诺将来会在此情境下创作新的诗歌,以吴地风情入诗,使之成为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赞美了地方官的政绩和苏州的风土人情,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77)

周麟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字:茂振
  • 籍贯:泰州海陵
  • 生卒年:1118—1164

相关古诗词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九)

青衫飘泊江海生,十年篷底载我行。

每逢胜地一长望,江山举目难为情。

登楼几作仲宣赋,在野犹带倪宽经。

迩来困甚几执热,愿焉一濯秋风清。

形式: 古风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六)

相门旧列名臣传,挺挺遗风眼中见。

远览初褰贾父帷,仁风已满袁宏扇。

坐看诏玺天边来,袖章入对金銮殿。

好追乐事醉升平,日奉宸游玉津宴。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七)

一方静治民安枕,天子英明用人审。

慈厚薰然布帛温,威明皎若冰霜凛。

斡旋妙手经画馀,贯朽如山粟填廪。

禁闼还容汲直归,淮南定报奸谋寝。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二)

苏台屹立层霄里,环望水云三百里。

十年草绿春城荒,麋鹿肆游歌舞地。

公来一顾风物新,华屋下蟠烟霭翠。

正须满意事登临,早晚中台拜英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