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夏曾佑所作,题为《送汪毅白出都·六首(其一)》。诗人以长安秋季的景象开篇,描绘了烽火连天、离群索居的背景,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孤独感。"马头风雨连红树"形象地展现了风雨中行者的艰辛,而"笛里关山望白云"则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
接着,诗人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汪毅白的牵挂,即使千里之外,仍寄情于书信传递情感,"千古心期凭寸简"。然而,人生如梦,世事易变,"九州容易入斜曛"暗示时光匆匆,夕阳西下,寓意着离别后的岁月流转。
最后,诗人以"江湖断梗藩笼翼"比喻汪毅白的漂泊不定,如同江河中的浮萍,而"一样生平负典坟"则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一生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以及对经典的敬仰和未能尽责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