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的夏曾佑所作,题为《送汪毅白出都·六首(其二)》。诗人以深秋的景象开篇,"轻霜已下薄寒成",描绘了清晨霜降后微寒渐起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沉郁的氛围。接下来的"万恨茫茫对酒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无尽的离别之恨,借酒浇愁,将情感深化。
"一自凭陵关白甲",暗指边疆战事,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形势的忧虑。"频年辛苦朔方兵"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长期艰辛与疲惫。诗人感慨朝廷决策失误,"馀皇失策无长鬣",暗示当权者缺乏长远眼光,无法妥善处理边疆事务。
"右校求封有少卿",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某些官员为了功名而争斗,诗人对此表示不满。最后两句"楼阁金银禽兽白,由来徐市未分明",以金银装饰的楼阁和神秘的徐市传说为喻,暗示世事纷繁复杂,是非难明,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边疆战事,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朝廷内外问题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