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故人还山

举棹乘春水,归山抚岁华。

碧潭宵见月,红树晚开花。

肃穆轻风度,依微隐径斜。

危亭暗松石,幽涧落云霞。

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

安知馀兴尽,相望紫烟赊。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划桨乘着春日的水流,回归山中享受岁月的美好。
碧绿的深潭夜晚可见明月,红艳的树木傍晚时分花开正盛。
庄严静谧中轻风掠过,隐约间小径弯曲斜延。
高耸的亭台隐于松石之间,幽深的山涧中云霞飘落。
思念的鸟儿在高树上啼鸣,游动的鱼儿在浅滩上嬉戏。
谁能知道这余下的兴致何时尽,我们彼此遥望紫色的烟云漫延天边。

注释

举棹:划桨。
乘春水:趁着春天的水流。
归山:回到山中。
抚岁华:享受岁月。
碧潭:绿色的深潭。
宵见月:夜晚能见到月亮。
红树:红色的树木。
晚开花:傍晚时开花。
肃穆:庄严静谧。
轻风度:轻风吹过。
依微:隐约。
隐径斜:小路弯曲斜延。
危亭:高耸的亭子。
暗松石:隐藏在松树和石头之中。
幽涧:幽深的溪谷。
落云霞:云霞飘落。
思鸟:思念的鸟儿。
吟高树:在高树上啼叫。
游鱼:游动的鱼。
戏浅沙:在浅滩上嬉戏。
安知:怎能知道。
馀兴尽:剩余的兴致结束。
相望:相互遥望。
紫烟赊:紫色的烟云远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春水之上举起棹木,乘船而行,归向大自然怀抱的岁月。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如碧潭中的明月、红树上的盛花,以及轻柔的风和隐秘的小径,都展现了词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词人还通过危亭、暗松石和幽涧落云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氛围。思念之情通过高树上的鸟鸣声和浅沙中的游鱼游戏传达出来,而结尾处的“安知馀兴尽,相望紫烟赊”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情怀。

收录诗词(3)

宋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丞相

汉上登飞幰,荆南历旧居。

已尝临砌橘,更睹跃池鱼。

盛德继微渺,深衷能卷舒。

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

郡挹文章美,人怀燮理馀。

皇恩傥照亮,岂厌承明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春日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

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苏尚书赴益州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

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

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

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

亹亹韶弦屡,戋戋贲帛周。

醉归填畛陌,荣耀接轩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