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尚书赴益州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我望着风雨相接的天际,你行走时霰雪纷纷飘飞。
如果园亭也能来送别,那依依不舍的杨柳最能传达这份情意。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
望:远看,眺望。
风烟接:风与烟似乎连成一片,形容视野朦胧。
君:指即将远行的朋友。
行:行走,此处指启程。
霰雪飞:小冰粒与雪片在空中飞舞。
园亭:园林中的亭子,代指送别的地点。
若:假如。
有送:能够送别,含有送行之意。
杨柳:常用来象征离别,因柳丝轻柔,似人依依不舍之情。
依依:形容柳枝柔弱随风摇曳的样子,引申为留恋不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诗人在送别时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首句“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中,“风烟接”形容天气渺茫,不易辨识,这里用来比喻视线的尽头即是朋友的身影渐行渐远。“霰雪飞”则形容朋友离去时的急迫和仓促,像是被吹散的雪花一般迅速消失在视野中。

第二句“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中的“园亭若有送”暗示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情感,即便是在庭院中相送,但那份情谊似乎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出来。而“杨柳最依依”则是一个常见的意象,杨柳在春天飘逸摇曳,其形状宛如女性的发髻,因此常用来比喻柔美和依恋。在这里,它代表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即便是树木,也似乎在诉说着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人的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在表达人间深情方面的独到之处。

收录诗词(5)

宋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 字:广平
  • 籍贯: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
  • 生卒年:663年—737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

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

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

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

亹亹韶弦屡,戋戋贲帛周。

醉归填畛陌,荣耀接轩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

禹行山启路,舜在邑为都。

忽视寒暄隔,深思险易殊。

四时宗伯叙,六义宰臣铺。

徵作宫常应,星环日每纡。

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帝道薄存兵,王师尚有征。

是关司马法,爰命总戎行。

画阃崇威信,分麾盛宠荣。

聚观方结辙,出祖遂倾城。

圣酒江河润,天词象纬明。

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

宰国推良器,为军挹壮声。

至和常得体,不战即亡精。

以智泉宁竭,其徐海自清。

迟还庙堂坐,赠别故人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御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

丞相邦之重,非贤谅不居。

老臣慵且惫,何德以当诸。

厚秩先为忝,崇班复此除。

太常陈礼乐,中掖降簪裾。

圣酒山河润,仙文象纬舒。

冒恩怀宠锡,陈力省空虚。

郭隗惭无骏,冯谖愧有鱼。

不知周勃者,荣幸定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