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时子贱好援琴,千载谁传治世音。
珍重南城多暇日,尽将风化入清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琴文化传承的担忧以及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开篇“当时子贱好援琴”表现出诗人对当下人们忽视古琴艺术的不满,感叹这种高雅艺术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者。而“千载谁传治世音”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于未来能否有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古琴文化的疑问。
接着,“珍重南城多暇日”一句,诗人转而珍惜那些闲暇的时光,在南城这般宁静的地方。这里的“南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所向往的一种氛围。而“尽将风化入清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周遭环境中的自然之声融入到琴音中,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纯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睡魔气势重千钧,压倒心閒食饱人。
莫笑坐间常似醉,当年满腹是精神。
簟卷鳞纹帐系纱,六龙西降树阴斜。
秪应梦里成胡蝶,犹记南园数种花。
境入东南处处清,不因辞客不传名。
屈平岂要江山助,却是江山遇屈平。
景云持律冠当年,遗迹虽沈古寺存。
释子若能精进去,便应题作景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