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湖中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晚霞与水波交织的美丽图景,色彩鲜明,意境幽深。"水天向晚碧沉沉"一句,以静谧的笔触勾勒出水与天色的渐变之美;"树影霞光重叠深"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

"浸月冷波千顷练"中,"浸月"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月亮投射在水面上的清凉感觉,而"冷波千顷练"则以广阔的视野展示了水面的平静与辽阔。紧接着,"苞霜新橘万株金"用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橘子被白霜覆盖后的金黄色泽,既形象又生动。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满足和从容。"幸无案牍何妨醉"一句,表明没有繁琐的事务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酒意;而"纵有笙歌不废吟"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最后两句"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描绘了一幅夜宿画舫的画面。"十只画船"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船只,而"洞庭山脚太湖心"则精确地定位了诗人当时的心灵所在之处,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

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

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山僧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

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太原李相公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榻,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誇丞相少,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白头陀

近见头陀伴,云师老更慵。

性灵闲似鹤,颜状古于松。

山里犹难觅,人间岂易逢。

仍闻移住处,太白最高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