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渊明祠

柴桑高隐,丘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馀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鉴赏

这首词以渊明祠为背景,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其超脱世俗的赞赏。"柴桑高隐"四字描绘了陶渊明在柴桑的隐居生活,"岁寒姿"则象征其坚韧的人格魅力。词中通过"北窗下,羲黄上",想象渊明在北窗下阅读古代典籍,追求理想中的生活,与古人的心意相契合。

"束带真难事"暗指官场束缚,而"赋归去,吾庐好"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携筇杖,看云飞"描绘出渊明悠然自得的形象,他自由自在地漫步在斜川路上,欣赏自然之美。词人赞美渊明的高洁志向,即使在青霄之外,也不受世俗名利牵绊。

"六翮冥冥高举"象征渊明的精神飞翔,"一笑骑鲸去"则寓言其超脱尘世的逍遥。然而,"门外空馀衰柳"又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对渊明去世后祠堂冷清的惋惜。最后,词人借行人的感叹,抒发自己对渊明的深深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深情的笔触,既赞扬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94)

袁去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 字:宣卿
  •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七夕

月照席。不知天上今何夕。今何夕。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暂时不见犹寻觅。

那堪更作经年隔。经年隔。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用韩干闻喜亭柱间韵

□中原望眼,正汉水、接天流。

渐霁雨虹消,清风面旋,借我凉秋。

草庐旧三顾处,但孤云、翠壁晚悠悠。

唯有兰皋解佩,至今犹话离愁。迟留。叹息此生浮。

去去老沧洲。念岁月侵寻,闲中最乐,饱外何求。

功名付他分定,也谁能、伴得赤松游。

尊酒相逢,更莫问侬,依旧狂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押[尤]韵

水龙吟(其一)雪

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

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

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

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

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

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

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

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三)九日次前韵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

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

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

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

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

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

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

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