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一)雪

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

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

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

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

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

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

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

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夜晚渐来,微寒侵袭,万里冻云驱赶着归鸟飞翔。
故乡梦境破碎,胡笳声消散后,房舍内外很快天亮。
西天的神灵漫游,众多妃子身披素衣,相对而笑,共享欢乐。
乘兴驾舟,骑着蹇驴寻觅佳句,行经山阴小径和霸陵古道。
舞姿轻盈随风摇曳,任由舞尘穿过帘幕,孩子们不必清扫。
在洛阳闲居,门前冷落,寂静无人来访。
诗思枯竭,夜深人静,只有旧书陪伴照亮窗棂。
想起寒梅倒影水中,精心打扮,与谁比美竞艳。

注释

侧侧:形容微寒。
冻云:寒冷的云层。
单于: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称呼。
房栊:房屋的窗户。
西帝:象征性的西方神灵。
万妃:众多宫妃。
蹇驴:行走缓慢的驴子,代指诗人。
山阴曲:山阴的小路。
霸陵道:古代道路名,此处可能指代某段旅途。
舞态:舞蹈的姿态。
儿童:小孩。
洛阳:古都,此处指诗人所在之地。
陈编:旧书,典籍。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
匀妆弄粉:女子打扮自己。

鉴赏

这首《水龙吟·其一》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描绘了冬日傍晚的清寒景象和词人的思乡之情。"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这两句写出了傍晚时分的寒冷,冻云漫天,连飞鸟也因之而回巢。接着,词人通过"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仿佛连边塞的号角声也唤起了他对家乡的记忆。

"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运用神话意象,描绘了一幅神灵共聚的场景,词人借此寻求心灵的慰藉。"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则展现出词人以舟游山阴、骑驴寻觅诗意的生活状态,流露出闲适与追求。

下片转向室内,"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描绘了雪花轻盈飘落的动态美,儿童不必清扫,让雪花自然装饰。"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则寓言词人隐居洛阳,门庭冷落,无人来访,透露出孤独与寂寥。

最后,词人借"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表达创作灵感枯竭的愁绪,唯有旧书陪伴,而"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则以寒梅自比,感叹无人欣赏其才华,流露出深深的孤芳自赏之情。

整体来看,袁去华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生活体验,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4)

袁去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 字:宣卿
  •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三)九日次前韵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

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

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

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

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

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

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

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二)次韵呈吕帅张漕

汉家经略中原,上游眷此喉衿地。

风行雷动,无前伟绩,伊谁扬厉。

玉帐筹边,绣衣给饟,江上增气。

自武侯蜕迹,羊公缓带,功名事、更谁继。

方□长驱万里。笑谈间、生擒元济。

非熊未兆,封留终在,同功异世。

刻就丰碑,万山直下,不须沈水。

要追攀二雅,流传千古,属骚人记。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二)次黄舜举登姑苏台韵

吴门古都会,畴昔记曾游。

轻帆卸处,西风吹老白蘋洲。

试觅姑苏台榭,尚想吴王宫阙,陆海跨鳌头。

西子竟何许,水殿漫凉秋。画图中,烟际寺,水边楼。

叫云横玉,须臾三弄不胜愁。

兴废都归闲梦,俯仰已成陈迹,家在泽南州。

有恨向谁说,月涌大江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

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

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

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

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