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七)

吾仕竟三黜,吾气竭再鼓。

百年会有极,等作一抔土。

宁当友鱼虾,勿谓怒豺虎。

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

但恨齿发衰,无力供保伍。

结茅得幽深,杉竹自成坞。

食贫秋田少,酒不供小户。

醒眼对佳山,日夕迭宾主。

有谈及世故,使我舌屡吐。

常恐天地间,愧仰而怍俯。

所以猿鹤居,不嫌蓬藋拄。

可惜秋风至,送君又南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崇拜。诗中“吾仕竟三黜,吾气竭再鼓”表达了诗人多次经历官场失意,但依然不屈不挠,保持着自己的气节。接着“百年会有极,等作一抔土”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百年之后,终将化为尘土。

“宁当友鱼虾,勿谓怒豺虎”表明诗人宁愿与平和的生物为伴,不愿成为充满愤怒和威胁的存在。这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紧接着“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则是说在安静的环境中,万物各自发展,没有强制和干预。

但随后的“但恨齿发衰,无力供保伍”显示了诗人对自身力量衰减的无奈,以及对无法承担起护卫责任的遗憾。接下来的“结茅得幽深,杉竹自成坞”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场景,通过草木自然生长形成的屏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安全的空间。

“食贫秋田少,酒不供小户”表达了对物质匮乏的无奈,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接受。而“醒眼对佳山,日夕迭宾主”则是诗人在清醒的状态下,对美好山景的欣赏,以及对每日黄昏时分不断更替的客人的描述。

“有谈及世故,使我舌屡吐”表明诗人对于世事的讨论,激发了他频繁的言语表达。而“常恐天地间,愧仰而怍俯”则是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以及对自己的渺小和不自信的情感。

最后,“所以猿鹤居,不嫌蓬藋拄。可惜秋风至,送君又南浦”表达了诗人选择自然界中的生活,虽然简陋但并不嫌弃。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秋风,以及朋友即将离别的愁绪,则充满了悲凉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命、时间和社会关系的反思,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二)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

是耶其非欤,一笑付图史。

纷华勿与战,深沟闭坚垒。

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

问君胡能然,待以不争耳。

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

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

撷之复湘之,寒绿冰人齿。

秋声在树间,饷我一睡美。

谁其惊周公,山鸟亦逝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三)

澡身乎书圃,晞发于礼园。

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

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

前脩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

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

人情习华竞,何啻于乞墦。

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

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八)

他山有高梧,摵摵入凉吹。

物情竞趋新,不觉失故翠。

吾生夫何如,坐为有身累。

青山久蹉跎,白发竟憔悴。

平生老瓦盆,笑我识丁字。

为言已衰迟,有口不如醉。

醉中当自知,生世略如寄。

何为争市朝,以死博一愧。

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

颓然乎林间,客去吾欲寐。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五)

往年郑子真,口语挂吏文。

宁知世间事,变化纷如云。

有司出纳吝,但守吾见闻。

参互漏一钱,怒气欲嚼龈。

鞭笞敢谁何,竟取众犬狺。

大官饱溪壑,此特其毫分。

奋髯一轩渠,要亦何足云。

人言老先生,膏以明自焚。

归来北窗底,寸田得锄耘。

诸公直汲黯,羔雁当成群。

乃肯巾柴车,林壑伴野麇。

相从亦何乐,赖有中书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