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八)

他山有高梧,摵摵入凉吹。

物情竞趋新,不觉失故翠。

吾生夫何如,坐为有身累。

青山久蹉跎,白发竟憔悴。

平生老瓦盆,笑我识丁字。

为言已衰迟,有口不如醉。

醉中当自知,生世略如寄。

何为争市朝,以死博一愧。

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

颓然乎林间,客去吾欲寐。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远方有棵高大的梧桐,飒飒作响带来清凉的风。
世间万物都追求新的事物,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旧时的翠绿。
我的人生又如何,只因有了身体的牵绊。
长久以来未能亲近青山,白发却悄然增添,容颜憔悴。
一生中那些粗陋的瓦盆,嘲笑我仅识得些许文字。
他们说我年事已高,言语无力,不如沉醉其中。
在醉梦中或许能明白,人生就像暂居于此。
为何要争夺尘世浮名,用生命换取一丝羞愧。
举杯邀满月,一饮再饮至三四杯。
疲惫地隐于林间,客人离去,我只想沉睡。

注释

他山:远方。
高梧:高大的梧桐。
凉吹:清凉的风。
物情:世间万物。
竞趋:追求。
故翠:旧时的翠绿。
身累:身体的牵绊。
蹉跎:长久未实现。
憔悴:容颜衰老。
老瓦盆:粗陋的瓦盆。
识丁字:识字。
衰迟:年事已高。
醉:沉醉。
生世:人生。
略如寄:暂居于此。
争市朝:争夺尘世浮名。
一愧:一丝羞愧。
引满:满杯。
二三四:再饮三四杯。
颓然:疲惫。
欲寐:想入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超脱心境。开篇“他山有高梧,摵摵入凉吹”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景象,其中“梧”字指代树木,而“摵摵”则形容微风轻拂之声,营造出一片静谧氛围。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接着“物情竞趋新,不觉失故翠”反映了世间万物都在追求更新更好的状态,而诗人自己却不为此所动,保持着一份超然。这里的“故翠”暗指旧友或旧时的生活,而诗人的态度是淡漠,不再执着。

“吾生夫何如,坐为有身累”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认为自己的身体就像是一种负担。这种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解脱世俗羁绊的情感。

“青山久蹉跎,白发竟憔悴”中,“青山”象征着时间的长久,而“白发”则是岁月流逝的明证。诗人通过对比,抒发了对生命易逝和年华匆促的感慨。

“平生老瓦盆,笑我识丁字”一句,通过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看法,那种简单朴素的日子如同老旧的瓦盆,而世人却只看到他懂得“丁字”,即文学知识,这里有着自我解嘲的情绪。

“为言已衰迟,有口不如醉”则是诗人对语言表达的无力感和倾向于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态度。在这里,“为言”即是说话、写作,已经变得力不从心,而选择了饮酒作为一种解脱。

“醉中当自知,生世略如寄”这两句,诗人借醉酒之际的放松来表达对生命短暂无常的认识。生命就像是一次短暂的寄居,不必过于执着。

“何为争市朝,以死博一愧”则是对那些为了名利而拼搏到最后的人生态度表示不屑。诗人认为,如此生活毫无意义,不如选择一种超脱的方式来看待生命。

“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描绘了诗人饮酒的场景,通过不断举杯来表达对生命的享受态度。

最后,“颓然乎林间,客去吾欲寐”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宁静与安详。当外界的喧嚣离他而去,他便愿意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淡看名利以及享受生命本身的态度。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五)

往年郑子真,口语挂吏文。

宁知世间事,变化纷如云。

有司出纳吝,但守吾见闻。

参互漏一钱,怒气欲嚼龈。

鞭笞敢谁何,竟取众犬狺。

大官饱溪壑,此特其毫分。

奋髯一轩渠,要亦何足云。

人言老先生,膏以明自焚。

归来北窗底,寸田得锄耘。

诸公直汲黯,羔雁当成群。

乃肯巾柴车,林壑伴野麇。

相从亦何乐,赖有中书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一)

挂冠与结绶,孰者为良图。

忍贫殊亦难,乃有山水娱。

一官落世网,耳目皆非吾。

以此裁量之,回也终不愚。

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

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

醉中天地宽,渺视驺侏儒。

六合日清旷,吾道宁榛芜。何幸?亩间,身亲见唐虞。

不学张季鹰,秋风但莼鲈。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六)

我本耕田夫,老矣纡郡章。

头童齿欲豁,顾视俱茫茫。

胸中了无有,宁敢高颉颃。

牧民如牧羊,惟恐隳官常。

秋田失一饱,我食不下吭。

宁知事大缪,以肉齿步光。

每遭官长骂,刚肠怒生芒。

归来几何时,有过墙下桑。

西风一叶脱,野草忽已黄。

君行不可挽,吾意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郑总干致芦管笔

中书采邑初管城,笛材饱霜摇绿云。

春烟落纸黑蛟瘦,不可一日无此君。

九华真人出奇计,笑指秋江雪无际。

并刀失手刘寄奴,爨馀得与诗为地。

双钩入握如虚空,飘飘轻捷翻群鸿。

翰林夜召陶学士,草制进封卢国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