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端行

纷纷帝族贵,钦兹神秀门。

永嘉分奕叶,甚盛二枝蕃。

吾友天乐翁,实惟游之孙。

身虽羁旅尽,诗则骚雅存。

侄行有科第,作尉期高骞。

是曰提刑后,令闻方腾喧。

大心欲图南,小枝不在言。

十年相聚首,伟论孰敢援。

交比鲍叔知,志许诸葛论。

分携乃明发,念我守故园。

君往夫差国,不遣吴水浑。

陆静玩蟾彩,江清烹鮈豚。

邑宰话乡曲,官廨如荒村。

昂藏信多暇,时忆朋友樽。

穷达委天命,守道无竞奔。

会当春风吹,梅实众花繁。

形式: 古风

翻译

贵族家族众多显赫,钦慕此神秀之门。
永嘉时期子孙繁多,两支分支尤为兴盛。
我的好友天乐翁,其实是游氏家族的后代。
虽然他身处异乡,但诗歌中仍保留着高雅风范。
侄子学业有成,有望高升为尉官。
他即将成为提刑官,名声远扬。
他的志向在南方发展,小枝未提,暗示低调。
十年来我们相聚,深刻的见解无人能及。
我们的友情如同鲍叔牙般深识,志向如诸葛孔明般宏大。
离别之际,他期待春天归来,梅花盛开。
他在夫差国任职,不让吴地水混浊。
陆地上欣赏月色,江中品味鲜鱼。
县令谈论家乡风俗,官署仿佛荒村。
他豪放洒脱,常有闲暇时光,思念朋友共饮。
无论穷达,都顺从天命,坚守道义不争逐。
将来定会春风拂面,梅花繁盛,百花争艳。

注释

帝族:贵族。
钦兹:钦慕。
奕叶:世代。
甚盛:非常兴盛。
游之孙:游姓家族的孙子。
羁旅:漂泊异乡。
骚雅:高雅的诗风。
科第:科举考试。
高骞:高升。
提刑后:提刑官。
令闻:好名声。
大心:远大志向。
小枝:谦逊不显摆。
相聚首:相聚。
伟论:深刻见解。
鲍叔知:鲍叔牙般的知己。
诸葛论:诸葛亮般的抱负。
夫差国:虚构之地。
吴水浑:比喻混乱。
陆静:陆地静观。
蟾彩:月光。
江清:江水清澈。
烹鮈豚:煮鲜鱼。
乡曲:家乡风俗。
官廨:官署。
昂藏:豪放。
暇:闲暇。
守道:坚守正道。
竞奔:争逐。
会当:将来。
梅实:梅花结出果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为赵端行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赵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和诗人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赞美赵端行为天乐翁的后代,虽然身处异乡,但诗才犹在,侄子有望科举成功。赵端行即将担任提刑官,名声鹊起,但他心向南方,志向宏大。两人友情深厚,薛师石期待春天的到来,那时梅花盛开,他们的友谊也会如梅实般繁茂。诗中还提及了赵端行在任职地的清闲生活,以及他对家乡的怀念。诗人强调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慨。

收录诗词(114)

薛师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刘咏道

案上韩文与杜诗,小斋閒澹亦相宜。

人怜贫病忧无计,自说文章乐未涯。

礼合古初山友哭,袝从先世夕郎知。

生平直谅嗟何往,不是哀辞是诔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张彦文提举

七十童颜在,翛然物外幽。

组衣藏蠹箧,散服上渔舟。

此日移松葬,前时为菊留。

山连象浦馆,谁记孟家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读刘靖君碑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甚轻。

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

几于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

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龙虎山道士孔野云

上清三十六,院阁皆幽清。

漱齿泉新汲,晞发日始升。

自除烧墨灶,昼夕诵黄庭。

所得异畴昔,出山畏逢迎。

同当知非年,寄诗聊写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