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百万人中隐一身,深如勺水在沧溟。

独醒自负贤人酒,天阔难寻处士星。

照影自怜湖水碧,高吟赢得蜀山青。

城南老树如相问,不枉翻空过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自咏》由宋代诗人朱广汉所作,以深沉内敛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内心世界。

首联“百万人中隐一身,深如勺水在沧溟”,以“百万人”与“勺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虽置身于繁华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既渺小又深邃。这一联巧妙地运用比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心系宇宙的胸怀。

颔联“独醒自负贤人酒,天阔难寻处士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诗人自称“独醒”,不仅指其清醒自持,更暗含着对古代贤人的追慕与自比。他以“贤人酒”自饮,象征着精神上的独立与高洁;而“天阔难寻处士星”,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暗示着诗人虽身处凡尘,但心向星辰,渴望成为像古代隐士一样的人物。

颈联“照影自怜湖水碧,高吟赢得蜀山青”,通过诗人自我观照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美感。诗人欣赏自己映在碧绿湖水中的倒影,流露出对自身品质的自豪与喜爱;同时,他以“高吟”赢得“蜀山青”的赞誉,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尾联“城南老树如相问,不枉翻空过洞庭”,以拟人化的手法,让城南的老树仿佛在询问诗人,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思考。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曾经的行迹与经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不枉翻空过洞庭”回应,既是对过去旅程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探索的期待,展现了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自咏》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高尚的情操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理想主义诗歌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2)

朱广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州(今安徽和县)道士,曾冒雍孝闻之名走江淮间。宣和初至京师,得幸,徽宗谓其人可及林灵素之半,赐姓名(《梁溪漫志》作木广漠)。高宗绍兴中寓会稽之天长观。事见《玉照新志》卷一。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游龙华寺

杖履曾为胜地游,朅来惊叹岁华周。

上方重阁人如旧,修竹茂林山自秋。

尚想纵谈方外去,空馀妙墨壁间留。

回头彭蠡湖边路,准拟东归一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游章法寺

嘉君步屐招提寺,应与白云相对闲。

尽见地舆藏胜境,始知天柱是名山。

疏疏叶脱长林表,沥沥泉鸣乱石间。

又入郡城声利窟,定嫌轻自宝坊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经纶堂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蓝田喻言诗二首(其一)

南有树居叟,翛然一径开。

经年野户外,不见俗人来。

冰炭知难合,溪山觉易陪。

竹间逢片石,一坐便忘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