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安福凤林桥

二年庐陵城,不踏安成野。

但闻古侯封,沃壤富书社。

剸烦或容容,书考乃下下。

韩君令安成,政事饰儒雅。

考实见功多,程劳用力寡。

邑南横长溪,春流夏湍泻。

舆梁久弗支,冬涉犹病胯。

韩君一咄嗟,民力竞输写。

脩梁插晴空,野色集平瓦。

问君胡能然,一钱不入把。

因民乃利民,胡往弗宽假。

十年旌旗中,未得洗兵马。

羽书固所先,民簿乃付且。

谁知安成令,从政识用舍。

目前纵奔驰,心事日萧洒。

薛宣好男儿,正可上醇斝。

吾虽不预观,书以告来者。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庐陵任职两年,未曾涉足安成乡野。
只听说古代侯爷封地,肥沃土地藏书社。
繁琐事务时从容应对,书籍考证却略显不足。
韩君治理安成,政事儒雅而有方。
实绩可见成效显著,劳作少而成果多。
城南横跨大溪,春水潺潺夏日急流。
桥梁久经磨损,冬季过河仍觉艰难。
韩君一声令下,百姓纷纷出力修桥。
新桥高耸入云,田野景色映照屋瓦。
请问为何能做到,一文钱也不收于囊。
他为百姓谋福利,处处宽容体谅。
十年战乱中,未能停歇兵马。
紧急文书优先,户籍簿也暂且放下。
谁能料到安成令,治政之道独具慧眼。
即使眼前忙碌,内心却日益宁静。
薛宣真是好青年,适合举杯共饮。
我虽未亲见,写下此诗以告知后来者。

注释

庐陵:地名,古县名。
安成:地名,古县名。
侯封:古代封赏给诸侯的土地。
书社:藏书之处,古代学校。
剸烦:繁杂的事务。
书考:书籍的考证。
韩君:指治理安成的官员。
政事:国家或地方的行政管理。
醇斝:醇厚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韩君在庐陵城的政绩和民生关怀的赞美之情。从中可见,韩君施政以儒雅为本,注重实效而非空谈,这种务实的态度赢得了诗人的肯定。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如“邑南横长溪,春流夏湍泻”等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描绘。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政治理想的向往,即通过合理的政策来惠泽百姓,如“因民乃利民,胡往弗宽假”所示。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不失文采,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赞美与期许。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永新邓成之粟庵

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

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

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馀地。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

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

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

形式: 古风

寄题韩勉夫枝巢(其二)

逍摇惟所适,小大浪殊观。

溟渤鲲鹏近,藩篱燕雀宽。

宅高非远害,藏密定成安。

不似南山树,枝间有弹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得丁执中书和前韵依用韵一首

履坚抱节有谁如,本为书穷更买书。

命欲问天何厚薄,贫多闻道是乘除。

仓箱粟帛常亏课,庭户芝兰独献馀。

气味如君略相似,只论诗律愧空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心妙意难到,理浅语易俗。

惟此公共美,路坦行自局。

彊勉思攀陪,虽恳不见录。

料想何水曹,平生一夔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