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马氏兄弟归彭门

山程趼足肯相从,未厌崎岖易道东。

二马仙风还旧观,六鳌香饵看新功。

北田夜诵披莲蕊,东阁春归折桂丛。

努力锦衣双拜手,寿杯堂上雪髯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山路艰辛,你却愿意相伴同行,哪怕曲折难行,你也偏向东方的坦途。
两匹马似乎带着仙人的风范,再次展现出昔日的风采,六鳌的香饵预示着新的成就。
夜晚在北方田间朗诵诗篇,如同采摘莲花的蕊心,春天归来时,在东阁折取桂枝。
满心期待,身着华丽衣裳向您深深鞠躬,为的是向那位满头白发的老翁敬献长寿之杯。

注释

山程:山路。
趼足:脚底磨破。
肯相从:愿意跟随。
二马:两匹马。
仙风:超凡的风度。
旧观:昔日景象。
北田:北方田地。
夜诵:夜晚吟诵。
披莲蕊:朗诵莲花诗篇。
东阁:东边的阁楼。
春归:春天归来。
折桂丛:折取桂枝。
锦衣:华丽的衣服。
双拜手:深深鞠躬。
雪髯翁:满头白发的老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温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离愁。首句“山程趼足肯相从”表明朋友间的情谊坚定,不因险峻之路而改变。紧接着,“未厌崎岖易道东”则强调了旅途中对崎岖道路的容忍和对前行道路的乐观。

“二马仙风还旧观”一句,通过“二马”指代兄弟二人,再以“仙风”形容其气质非凡,并通过“旧观”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随后的“六鳌香饵看新功”则是对兄弟俩新近成就的赞赏和期待。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北田夜诵披莲蕊”描绘了夜深时分,独自在北田(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诗人的居所)默念经书,披开莲花般的书卷,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寂。而“东阁春归折桂丛”则是在春日里,从高阁归来时采摘桂枝的情景,此处“东阁”可能指诗人居所或某个特定之地,通过折桂表达对兄弟离别的不舍。

最后两句,“努力锦衣双拜手,寿杯堂上雪髯翁”,则是送行时的场景。诗人穿着华丽的服饰(“锦衣”),用双手作揖拜之礼表示敬意,而“寿杯堂上雪髯翁”则是对长者的一种尊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长辈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温情与不舍,以及对兄弟俩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山亭三首(其三)

小圃依山入,危亭隐磴斜。

林塘扫寒雨,篱落卧疏花。

处士七松宅,先生五柳家。

柴门何所待,倚杖数昏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山亭三首(其二)

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

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

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亭三首(其一)

春日山亭饭,青枝古树阴。

亲朋知老病,田舍岂初心。

月白水泉莹,花多烟雾深。

酒边防恶俗,醉语费披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五更一点月照窗几以为晓也披衣视之雪厚至尺许喜甚赋诗

雪片成孤立,蟾华与共游。

从教惊蜀犬,曾是喘吴牛。

蹲石依松瘦,寒溪映竹流。

遥知明岁稔,携酒上南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