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九首(其九)

东司上不说佛法,唤来与伊劈面踏。

不用重论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形式: 偈颂

翻译

东司上的人并不宣讲佛法,而是直接叫他面对面地接受
无需再谈论报答佛恩,他将这深深的心意奉献给世俗世界

注释

东司上:指寺庙中的管理人或执事。
佛法:佛教教义。
劈面踏:面对面地进行,此处可能指直接教导。
报佛恩:回报佛的恩德。
尘刹:世俗世界,与佛国相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全所作的《颂古十九首》中的第九首。诗中以日常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东司上不说佛法"可能指的是在世俗的事务中,佛法并不直接显现,而是寓于日常生活中。"唤来与伊劈面踏"形象地描述了直接面对生活,不回避现实的态度,佛法就在人们的脚下,需要亲自去体验和实践。

"不用重论报佛恩"强调无需过多理论上的讨论或感恩仪式,真正的修行在于实际行动,即如何将对佛的敬仰之心融入到日常的尘世生活中。"将此深心奉尘刹"则是说,这种深刻的内心领悟应该落实到世间万物,服务于大众,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和入世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义深远,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体现佛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收录诗词(20)

释法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九首(其八)

狗子佛性无,斫额路上逢子湖。

业识性在遭一口,大地全无碧眼胡。

狗子佛性有,春风吹动千株柳。

知而故犯可怜生,一一面南看北斗。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九首(其七)

日暖风和莺啭新,柳垂金线系东君。

东君不惜无私力,一点花红一点春。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九首(其六)

当门一脉透长安,游子空嗟行路难。

不是人前誇俏措,金锤击碎万重关。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九首(其四)

乱撒明珠颗颗晶,走盘应不贵金声。

谁家女子能针线,一串穿来不剩星。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