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避世的渴望。开篇“草草何王又一春”,以“草草”二字形容时光匆匆,一年又过,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接着,“喜无拘束作闲民”,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生活的喜悦之情。
“孤身长铗归天地,三载扁舟宅汉岷”两句,通过描述独自一人背负长剑游历天地,以及三年间乘扁舟居住在汉水之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心境。这里,“长铗”象征着诗人的志向与抱负,“扁舟”则代表了他选择的简朴、自由的生活方式。
“拟结山茅深避世,肯携诗句浪惊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在山中建造茅屋,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诗人也表明自己不会为了博取名声而轻易地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真诚态度和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最后,“莲峰有约频频梦,匹马今年定到秦”两句,以莲峰(可能是指某座山或某种象征)与秦(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代远方或理想之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他似乎在梦中多次与莲峰相会,预示着今年将独自骑马前往秦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