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布帽芒鞋世外情,烟峦雪峤漫登临。

江山易入文人掌,天地难酬壮士心。

春醒梅魂溪吐艳,风开冰腹沼生音。

游观自信胜游说,舌在堪为梁父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登山》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布帽芒鞋世外情,烟峦雪峤漫登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身着朴素装束的行者,手持拐杖,踏着轻盈的步伐,穿越烟雾缭绕的山峦和覆盖皑皑白雪的山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颔联“江山易入文人掌,天地难酬壮士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他认为江山美景易于被文人墨客捕捉和描绘,但天地间壮志未酬的英雄情怀却难以完全表达,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英雄主义的向往。

颈联“春醒梅魂溪吐艳,风开冰腹沼生音”,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梅花在春风中苏醒,溪水潺潺,仿佛在展示其美丽的容颜;而冰封的沼泽在春风的吹拂下,似乎也发出了细微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游观自信胜游说,舌在堪为梁父吟”,表达了诗人对游历山水的自信与满足感。他认为亲自体验和观察到的自然之美远胜于言语的描述,即使不借助语言,仅凭内心的感悟,也能像古代贤者一样吟唱出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归仍寓山居庵追感有作

孑孑他乡客,皇皇故国人。

伤心三寄食,破胆独游秦。

天屈离骚问,山容巢许邻。

幔亭谋一席,终作子骞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中七夕

悔弹长铗卧空山,清比餐风饮露蝉。

三径似开边七百,一身如养客三千。

阮咸犊鼻悬庭日,郭振龙泉在匣年。

惶恐称臣因织女,借耕银汉几弓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

良辰美景真难事,何幸今宵得遇哉。

俗客山宜三舍避,好歌月肯一年来。

遏云幽响声如发,积水空明色似堆。

清赏嫦娥应颔我,抛他象管与螺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五夜,同虎丘僧圣予玩月

纷纷歌吹乱层峦,閒里哦吟费改删。

如我情方酬好月,何人游不负佳山。

婆娑竹柏影皆活,咫尺清虚府可攀。

此夕虎丘添故事,参寥坡老两人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