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游虎丘的美丽画卷。
首句“良辰美景真难事”,开篇即点出中秋之夜的难得与珍贵,良辰美景相得益彰,实为人生一大乐事。次句“何幸今宵得遇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庆幸与珍惜,仿佛在说,今晚的相遇是多么幸运。
接着,“俗客山宜三舍避,好歌月肯一年来”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和月亮赋予了生命,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欣赏中秋月色而避开喧嚣,以及月亮特意在这一年中来到人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遏云幽响声如发,积水空明色似堆”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声音仿佛穿透云层,显得格外幽深响亮;积水在月光下呈现出一片清澈明亮的颜色,如同堆积起来一般。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绝美景象。
最后,“清赏嫦娥应颔我,抛他象管与螺杯”两句,诗人以嫦娥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中秋佳节的深情厚意。嫦娥点头表示认可,诗人则抛下了象管(古代乐器)和螺杯(古代酒器),似乎在说,今晚的赏月已足够,无需再用这些器具来增添欢乐。整首诗在赞美中秋之夜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综上所述,《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游虎丘的美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珍视与喜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