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二)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土块泥团,灯笼露柱。

凤栖不在梧桐树。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无为"和"空性"的理念。"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意指佛的本质超越世俗的造作和计数,体现了一种超然无为的境界。接下来的"土块泥团,灯笼露柱",通过比喻,将佛性比作平凡无华的事物,暗示佛性并非依赖于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是内在的光明与清净。最后的"凤栖不在梧桐树",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修行者并不执着于特定的象征或环境,而是自在无碍,如凤凰般飞翔在心灵的广阔天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佛教中的解脱和觉悟之道。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五)

安居禁足,护生杀生。无依倚处,百匝千层。

柏山手里有乌藤。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四)

一棒一喝,疾雷破山,一提一唱,崩空峭壁。

诸佛傍观有分,诸祖拈掇不出。只如入已还闭。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三)

雪山中,夜半子。眼见星,丑恶露。

四十九年分疏不去,儿孙千古遭涂污,腊八年年是一度。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二)

七日来复,宫添一线。

衲僧分上作么生,石笋抽条,冰河发焰。

柏山拄杖子,放一头低,与你相见。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