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暮归

吟罢归来兴欲狂,重城半掩傍昏黄。

钟声遥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

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吟完诗后心情激动,穿过重重城门已近黄昏。
远处钟声回荡,山灵似在应和,月亮尚未升起,人影却拉得很长。
浅酌竹叶青酒,杯中酒量有限,帽檐插满梅花,香气四溢。
何不尽情享受这舒心的时光,直到明天又将忙碌起来。

注释

吟罢:吟诵完毕。
归来:返回。
兴欲狂:情绪高昂。
重城:重重城墙。
半掩:半开着。
傍昏黄:临近黄昏。
钟声:寺庙或报时的钟声。
遥动:远远地震动。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自然之灵。
答:回应。
月魄:月亮的光芒。
人影长:人的影子很长。
竹叶:竹叶青酒。
浅斟:轻轻酌酒。
杯量窄:杯中的酒量不多。
梅花满插:插满了梅花。
帽檐香:帽檐上梅花的香气。
不妨:不妨碍。
竟日:整天。
酬心赏:满足心灵的欣赏。
才到:刚刚来到。
明朝:明天。
事又忙:又要开始忙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游归来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吟罢归来兴欲狂",表现了诗人游历之后心情愉悦,意犹未尽。"重城半掩傍昏黄",写出了夕阳西下,城市渐渐沉浸在黄昏的余晖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

"钟声遥动山灵答",以钟声与山灵相应,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共鸣。"月魄未高人影长",进一步描绘了月色朦胧,人影拉长的画面,给人以静谧而深沉之感。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诗人品味生活的雅致,竹叶酒虽淡,但足以陶醉,梅花插在帽檐,香气四溢,增添了诗意。

最后两句"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表达了诗人想尽情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然而意识到明天又要忙碌起来,流露出对忙碌生活的无奈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郊游归来后的闲适心情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80)

胡仲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希道
  • 籍贯:清源(今福建泉州)

相关古诗词

思家

夜梦到山居,回头千里馀。

屡传归去信,不得寄来书。

小径应添笋,荒畦欠理蔬。

客程频得雨,田里事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柬竹院孚老

别来旬日许,又过一分春。

因感尘中事,空惭物外人。

吟清便境静,语苦见情真。

近况知何似,篇诗得细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晚泛湖

载酒湖边买小舟,水光山色解人愁。

短篱寂寂菊花晚,两岸萧萧杨柳秋。

落日波间收戏鼓,暮烟林外出歌楼。

倚栏长啸西风里,惊起前汀双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意

梧叶飘残客梦惊,拥衾危坐到天明。

片心除是眉头识,万感都从念脚生。

江上鲈肥销旅况,楼前雁过带边声。

挑灯无语闲商略,谋国谋家底计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