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留别诸同好

凉风萧瑟动,孤客发江滨。

徒念丹丘近,先成别故人。

远山寒历历,秋水暮邻邻。

浮云有蔽塞,江汉无通津。

穷猿不择木,衰草敢望春。

寄谢同心客,去矣泉石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首句“凉风萧瑟动”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预示着离别的悲伤。接着“孤客发江滨”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即将启程的地点,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

“徒念丹丘近,先成别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即使心中渴望相聚之地(丹丘)近在咫尺,也无法避免与友人的离别。这种矛盾的心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远山寒历历,秋水暮邻邻”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意境,暗示着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远处的山峦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秋水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宁静,这些景象都与诗人的情绪相呼应。

“浮云有蔽塞,江汉无通津”运用比喻手法,将离别比作被云雾遮挡的道路,暗示了前路的迷茫和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担忧和不安。

“穷猿不择木,衰草敢望春”这两句借用了动物和植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择手段、不甘心放弃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尽管当前处境艰难。

最后,“寄谢同心客,去矣泉石邻”是对朋友们的告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山水间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迷茫、希望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思考。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江清月近人

大江风浪静,片月照孤芦。

龙女初临镜,鲛人正弄珠。

玉盘依远浦,金波荡平湖。

洲明渔火寂,沙白凫影孤。

舟疑泛银汉,魄似濯冰壶。

前路饶灵药,嫦娥愿与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明霞篇

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

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

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形式: 古风

韩宾仲专壑山房分得春字

丹丘清寂与谁邻,云半三峰入望新。

访道未逢餐玉客,寻仙先问住山人。

烟深古木常飞雨,秋老岩花未变春。

为报罗浮泉石侣,暂留非是恋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书云台怀韩寅仲兼赠禹宝

维舟在秋浦,策杖凌寒崖。

峰峦互回薄,水石相因依。

言寻蒋生径,遂扣扬子扉。

修篁罗高馆,芙蓉发山篱。

噭噭清猿啸,习习西风吹。

美人游不还,毋由敦佳期。

幸有琼枝树,可以慰相思。

扪萝陟丹磴,听泉坐翠微。

飞鸟既投林,白云亦知归。

况乃秋易老,白露沾人衣。

挥手布心腹,相期浮山陲。

好为谢尘鞅,毋令赏心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