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郡杂诗

百年乔木郁苍苍,耆老风流赵与杨。

为向榆关使君道,郡中合有二贤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乡郡杂诗》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通过“百年乔木郁苍苍,耆老风流赵与杨”两句描绘了一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景象。百年乔木象征着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积淀,郁郁苍苍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生命力。耆老风流赵与杨,则是赞美当地两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不仅在年岁上已至耆老之年,且其风度与才华依然令人敬仰。

接下来的“为向榆关使君道,郡中合有二贤堂”两句,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能认识到并尊崇这两位贤人,设立“二贤堂”以纪念他们的贡献与智慧。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地方文化传承的一种肯定,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化记忆与道德风尚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秩序的期许,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道德价值。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坛杂诗

道民初不忘天台,姓氏分明见密崖。

为问松台千载鹤,白云何处不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李仲华湍流高树图

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

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松林萧萧映灵宇,烁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机影想依然。

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

形式: 古风

汾亭古意图

尧氏羲黄去未远,日作日息天机全。

杜侯袖里姑汾笔,办与南华谈窅然。

废兴知经几今昔,淳朴别有一山川。

白云亭上秋风客,不比仙翁甲子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