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

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客心独惆怅,四顾与谁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寒冷的夜晚,狗在柴门外叫唤,远处的村庄传来荒鸡的啼鸣。
河水的声音空洞而急促,月光却始终清澈明亮。
树梢上星星依然洁白,榛树林中露水已经繁多。
旅人的心中充满惆怅,环顾四周,却无人可以倾诉。

注释

寒:寒冷。
犬:狗。
吠:叫。
柴门:柴木做的门。
荒鸡:野鸡。
鸣:啼叫。
远村:远处的村庄。
河声:河水的声音。
空自:独自,空洞地。
急:急促。
月影:月光。
浑:混浊。
木末:树梢。
星:星星。
犹:仍然。
白:洁白。
榛中:榛树林中。
露已繁:露水已经很多。
客心:旅人的心。
独惆怅:独自感到惆怅。
四顾:环顾四周。
与谁言:和谁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早行时的孤寂与惆怅之情。

"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这两句设定了秋天清晨的氛围,寒冷的空气中传来狗吠和鸡叫的声音,使人感受到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河水流动的声音显得有些急促,而月光却清澈地映照在水面上,没有一丝混浊,这里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也许是急切又无从表达。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树梢之上的星星依然明亮,而树林间的露珠却已经繁多。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客心独惆怅,四顾与谁言。"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作为一个行旅者,他的心中充满了孤寂和忧虑,但这种情绪却无处倾诉,只能在空旷的自然中寻找回声。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情怀。诗人司马光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既孤独又自在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早春(其二)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

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

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楼台带馀雪,寒色未全收。

久负入关意,空为同舍羞。

清樽接胜友,飞盖从贤侯。

应恨春来晚,烟林已数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早朝书事

太白明如李,东方三丈高。

晨光孤照阙,雾气湿侵袍。

槐柳经霜惨,骅骝得路豪。

素餐无小补,俛仰愧金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资善堂宴饯应诏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

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

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