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凤凰阁·蝙蝠》,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诗人以寄居他人的屋檐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独特景象。蝙蝠在秋蚊密集的环境中穿梭,穿梭于黑暗的绣窗外,身影摇曳,仿佛在捕捉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间浮华的嘲讽,暗示人生短暂,难以长久。
接下来,诗人将蝙蝠比喻为万松崖洞中的千年老鸦,翅膀洁白如鸦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孤独而长寿的状态。诗人又提到用明亮的沙粒(可能指明珠)供奉仙客,寓意着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敬意。
最后,诗人借春天的到来,暗示生命的轮回与希望,蝙蝠的双翼团团围绕,象征着吉祥和繁衍。他询问这飞翔的生物,它们是否源自同一血脉,隐含着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蝙蝠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岁月的流转以及对未知的探询,体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