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

一滩横我前,一滩落我后。

巨石何礧礧,拱向若迎候。

大江日东驰,势若万马骤。

崩奔声喧豗,欲与万石斗。

初疑坤舆翻,又讶溟渤漏。

舟行稍弗戒,顷刻不可救。

叮咛篙师力,默祈鬼神佑。

昔人训垂堂,入坎敢自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十八滩》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描绘了舟行于险滩之上的惊心动魄场景,展现了自然之力的壮阔与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坚韧。

诗中以“一滩横我前,一滩落我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舟行于险滩之中,前方与后方皆是险境的紧张局势。接着,“巨石何礧礧,拱向若迎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巨石以生命,仿佛在迎接挑战者,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充满力量感的氛围。

“大江日东驰,势若万马骤”进一步渲染了江水奔腾不息的气势,将江水比作万马奔腾,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迅猛与力量。紧接着,“崩奔声喧豗,欲与万石斗”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能听到水浪与巨石碰撞的轰鸣声,展现出自然界的激烈对抗。

“初疑坤舆翻,又讶溟渤漏”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震惊与不解,仿佛整个大地都在翻转,海洋也在泄露,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震撼力。

“舟行稍弗戒,顷刻不可救”揭示了舟行于险滩的危险性,即使稍有不慎,也可能瞬间陷入不可挽回的困境。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航行安全的深切关注。

“叮咛篙师力,默祈鬼神佑”表达了诗人对船工和神灵的敬畏与依赖,希望他们能够凭借智慧和勇气,以及神灵的庇佑,安全度过险滩。

最后,“昔人训垂堂,入坎敢自咎”引用古人关于谨慎行事的训诫,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警惕,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智慧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险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类面对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城

山行欲尽日,得此原壤平。

楼橹忽依然,突兀横孤城。

入门市肆列,鸡犬咸乐生。

费不藉公家,版筑以义成。

兹城昔未有,盗贼时凭陵。

兹城既云建,禦暴得所凭。

设险古有之,要使良善宁。

修葺贵不废,无忘始经营。

千山横紫翠,夕阳映霞明。

前途尚未暮,驱车且须行。

形式: 古风

梅岭

鸡鸣事晨征,秣马走长路。

舆夫双足健,峻巘若飞度。

梅岭不见梅,翻讶传载误。

惟馀万松树,夭矫入云雾。

驻节张相祠,瞻拜想风度。

谽谺古洞幽,白猿不可呼。

平生说兹山,险远惊寐寤。

兹来望家乡,忽忽惨情愫。

王事有驱驰,筋力疲世故。

白云意何极,慷慨歌陟岵。

形式: 古风

平浦

度岭浪自悲,登舟情更欢。

山川颇清旷,少慰行路难。

浮烟散孤屿,旭日生晴峦。

所喜瘴疠息,宁计水涩乾。

平浦路悠悠,几濑复几滩。

韶江计非遥,渐闻水漫漫。

故人从何来,报政海外还。

附书不及详,匆匆报平安。

形式: 古风

韶阳

淩江一超忽,日觉眼界新。

莽苍村落稀,青山多白云。

行行过韶阳,蛮语渐不真。

衣服中土异,竹帻革可纫。

暄然秋冬交,气候如深春。

人行青霭中,鸟啼榕树阴。

韶乐久不作,凤鸟亦不闻。

吊古空踌蹰,前山已斜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