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
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
林静闻僧语,田虚见鹭行。
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的《净光山四首(其三)会景轩》。诗中描绘了一幅山居秋夜的宁静画面。"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房屋坐落在山的背后,西部平原景色尤为清新。"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凉爽的风由地而起,明亮的新月高悬空中,营造出一种清凉而明亮的氛围。"林静闻僧语,田虚见鹭行",树林静谧,能听到僧人的诵经声,田野空旷,白鹭悠然漫步,增添了禅意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翠绿山色的喜爱,觉得这景色有些像他家乡的镇南城,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的清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乡的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传。
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
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
困来求一盏,打坐亦安禅。
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
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
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万法先除病,谁能识病多。
因来净名寺,认得老维摩。
海水峰前听,秋山雨后过。
提刑旧题句,韵调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