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

喜秋晴。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

正露冷初减兰红,风紧潜雕柳翠,愁人漏长梦惊。

重阳景物凄清。渐老何时无事,当歌好在多情。

暗自想、朱颜并游同醉,官名缰锁,世路蓬萍。

难相见,赖有黄花满把,从教渌酒深倾。醉休醒。

醒来旧愁旋生。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翻译

我欢喜秋天的晴朗天气。淡淡的云彩像丝线般缠绕,天空高远,大雁向南方迁徙。
清晨的露水已变得微凉,兰花的颜色也略显暗淡;秋风紧吹,雕鸟藏于柳叶间,使人愁绪满怀,夜漏声长,梦也被惊醒。
重阳节的景色显得凄清。随着年岁增长,何时才能无事?幸好在歌唱中还能感受到深情。
独自暗自思量,当年与好友一同畅饮,如今官场如缰绳束缚,人生道路如浮萍不定。
虽然难以相见,但还好有满把的菊花,让我们尽情地斟满绿酒。醉了就不要再醒来。
醒来后旧有的愁绪又涌上心头。

注释

晴:晴朗的天气。
淡云:轻薄的云彩。
群雁:成群的大雁。
露冷:早晨的露水变凉。
兰红:兰花的红色。
漏长:夜漏(古代计时器)声长,形容夜晚漫长。

鉴赏

这首宋词《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秋季晴空下群雁南飞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寂寥。词中通过“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等描绘,展现出秋日天空的开阔和大雁迁徙的壮丽画面。接着,词人借“露冷兰红减”、“风紧雕柳翠”表达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伤,以及夜晚漏声长、梦境易惊的孤寂心情。

“重阳景物凄清”直接点出重阳节的氛围,此时词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何时才能无事,唯有在多情的歌声中寻求慰藉。“朱颜并游同醉”回忆往昔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而现实则是“官名缰锁,世路蓬萍”,表达了对仕途束缚和个人漂泊的无奈。尽管相聚不易,但词人仍借“黄花满把”、“渌酒深倾”来寄托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当下片刻欢愉的珍惜。

最后,“醉休醒”与“醒来旧愁旋生”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试图借酒消愁,然而即使醉后醒来,愁绪依旧如旧,流露出深深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感慨,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旧、人生无常的主题。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二)历下立春

谓东风、定是海东来,海上最春先。

乍微阳破腊,梅心已省,柳意都还。

雪后南山耸翠,平野欲生烟。

记得相逢日,如上林边。

莫叹春光易老,算今年春老,还有明年。

叹人生难得,常好是朱颜。

有随轩、金钗十二,为醉娇、一曲踏珠筵。

功名事,算何如此,花下尊前。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

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

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

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

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

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微]韵

万年欢.梅

心忆春归,似佳人未来,香径无迹。

雪里红梅,因甚早知消息。百卉芳心正寂。

夜不寐、幽姿脉脉。

图清晓、先作宫妆,似防人见偷得。真香媚情动魄。

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应寄扬州,何郎旧曾相识。

花似何郎鬓白。恐花笑、逢花羞摘。那堪羌管惊心。

也随繁杏抛掷。

形式: 词牌: 万年欢

万年欢.寄韵次膺叔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

彩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

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

苹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正愁凝。中秋醉魂未醒。

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早岁功名,豪气尚凌汝颍。

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

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形式: 词牌: 万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