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未腊梅花已开北土虽春未有秀者因怀昔时赏玩成忆梅咏

江南寒意薄,未腊见梅芳。

为有轻盈态,都无浅俗香。

倚风斜夕脸,呵雪噤晨妆。

刀尺凭鲛杼,比邻托粉墙。

高枝笼远驿,侧影照回塘。

旷望黄昏月,嫶妍半夜霜。

一身来上国,三载别炎方。

不见南枝早,方惊北道长。

当时犹引领,此际故回肠。

泪尽羌人笛,魂销越使乡。

危楼难极目,恨酒怯盈觞。

未到卢家第,终虚白玉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梅花美景。开篇“江南寒意薄,未腊见梅芳”写出了冬末春初时节,气候虽还带有寒意,但梅花已经悄然开放,其芳香不与众花媲美。这是对梅花独立自赏、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的一种赞美。

“为有轻盈态,都无浅俗香”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这种特质,它们以一种清新脱俗的姿态出现,没有那些庸俗花卉的浓烈香气。这是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一种颂扬。

“倚风斜夕脸,呵雪噤晨妆”则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微微侧转,它们仿佛化妆一般,每一次呼出的气息都是冰霜之美。这不仅是对梅花外貌的一种写实,更是对其内在精神的一种赞颂。

“刀尺凭鲛杼,比邻托粉墙”则用了切割和雕刻的意象,形容梅枝如刀尺一般修长,如同精美的工艺品。而“比邻托粉墙”则写出了梅花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它们轻柔地依附在粉白色的墙壁上。

接下来的几句,“高枝笼远驿,侧影照回塘。旷望黄昏月,嫶妍半夜霜”则是对梅花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光影变化的描写。梅树高耸,枝叶如同遥远的驿站,而其侧面的影子投射在曲折的小路上。晚霞之下,黄昏时分的月亮洒落在梅花上,半夜的霜冻则给它们披上了洁白的外衣。

“一身来上国,三载别炎方”表明诗人因公务离开了南方,来到了北方,并且已经三年未能归去。这里的“上国”指的是北方,这里环境与梅花相比显得严寒而缺乏生机。

“不见南枝早,方惊北道长”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南方春意已浓的梅花未能亲眼所见的遗憾,同时也惊叹于北方道路之遥远,这里的“南枝早”指的是南方早开的梅花。

以下几句,“当时犹引领,此际故回肠。泪尽羌人笛,魂销越使乡”则是对往昔情景的追忆和留恋。当年在南方赏玩梅花时,那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却化作了无尽的思念。诗人听着羌笛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

“危楼难极目,恨酒怯盈觞”则是写出了诗人在高楼上眺望时的心境,他无法将视线延伸得更远,只好借着杯中的酒来慰藉自己,但即便如此,酒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醇香。

最后,“未到卢家第,终虚白玉堂”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眷恋,他甚至还没有到达卢家的住宅,却已经在心中构建了一座以白玉为材的空灵之堂,以此寄托自己对梅花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温暖环境和高洁梅花的情感留恋,以及对北方严寒环境的不适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漂泊的无奈和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

清白旧家声,论交得宁馨。

摛华吐凤赋,闻礼堕鳣庭。

潘夏叨连璧,荀陈更聚星。

胶投思固漆,渭浊许过泾。

合坐怀妍唱,分诗写素屏。

情深方柏悦,性懒自榆暝。

短羽偏惊月,羁游剧泛萍。

北梁催税鞅,南郡阻翻经。

晓色三竿日,离歌十里亭。

期君促西上,相遇在神坰。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思归

心悸真摧橹,年衰逼异粮。

西征何日赋,东走向来狂。

遂隔承明谒,虚称建礼郎。

去都魂黯黯,思幄泪浪浪。

见䓞惭纡绶,逢荷误索囊。

醒无次公酒,老畏侍中香。

前席初延问,烦言已中伤。

翕眉争恃笑,绕指讵容钢。

事隐或投杼,根危因拔杨。

阴收主父草,几落党人章。

雾露淮天恶,亭皋楚塞长。

平时犹有感,尔日固回肠。

溪涨淹蒲牒,洲风挫药房。

芿区晴外远,山叠暝前苍。

毒虺寒犹蠚,饥豺昼不藏。

若为贪坐阁,自此戒垂堂。

沦骨深恩在,雕虫绪业荒。

身孤惟夕梦,时到黼帷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雪

迟旭收天宇,层阴糅雪英。

傍阶聊积玉,妆树旋消琼。

越驿兼梅坠,章台代絮萦。

风回飞自急,池暖白犹轻。

晓溜承隅滴,寒澌逼沼生。

持杯一相劳,膏脉趁春耕。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柳佐乾德尉

涂会森璋罢,唐铨结绶初。

家声兰倚玉,祖德鹳衔鱼。

周粟思馨膳,京尘惜弊裾。

垂腰青采绶,薰帙翠芸书。

鹤怨空山帐,鸡栖外舍车。

日期优政洽,公启达储胥。

形式: 排律 押[鱼]韵